在大眾的認知里,從浙江大學這樣的頂尖學府碩士畢業,進入煙草公司工作,無疑是走上了人生“快車道”,未來一片光明。然而,有這樣一位浙大碩士朱先生,外號“浙大灑脫哥”,卻在工作三年后毅然決然地拋下這一切,回到農村老家,開啟了一段與眾不同的“隱居”生活,至今已有8年。
逃離“圍城”:從煙草公司到鄉村田園
朱先生1990年出生在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河陽村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親曾是軍人,退役后和母親在家務農。他按部就班地完成學業,高考雖發揮失常,但憑借興趣選擇了南昌大學,后又進入浙江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2014年畢業時,朱先生海投簡歷,拿到了25個offer,涵蓋帶編制的事業單位、煙草公司、上市公司等,年薪都超過15萬元。最終,他選擇了煙草公司,原以為這里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的理想之地,還能在上班時摸魚寫小說。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一擊。
新員工工作繁多,文字材料堆積如山,工作內容也并非他所喜歡。不抽煙不喝酒的他,卻要在煙草公司品鑒香煙,參與喝酒應酬。而且,他無法在辦公室心安理得地寫小說,負罪感如影隨形,同事的異樣眼光也讓他膽戰心驚。下班后再寫小說,又讓他疲憊不堪。
此外,朱先生認為自己社交能力不足,不擅長左右逢迎,工作能力也未得到領導認可,領導總覺得他作為浙大碩士,應該做出更高的水準。工資沒達到預期,上升途徑也渺茫,在朋友的勸說和文學夢的驅使下,朱先生毅然辭去了煙草公司的工作,回到了縉云老家。
隱居生活:簡單隨性,自得其樂
回到農村老家后,朱先生的生活變得簡單而隨性。早上睡到自然醒,玩手機、起床、吃父母做好的飯,飯后直播一兩個小時,然后睡大覺、打游戲、寫東西。晚餐后繼續玩手機,9點進入固定直播時間,結束后洗漱休息。
他的房間十幾平方米,堆滿了書和雜物,書堆前放著浙江大學碩士畢業證書和做自媒體博主時大廠寄來的禮物。靠窗的位置有兩張電腦桌,一張落滿灰塵,另一張是有些脫漆的四角桌,上面擺放著直播用的設備。
朱先生稱自己的生活就像榴蓮,不喜歡的人覺得臭,但他自己喜歡就好。他灑脫地表示,自己經濟獨立,寫東西賺了一百多萬元,還能給父母生活費。他做直播表達自己的思想,以此與成天在家里吃飯睡覺的懶漢區分開。他以陶淵明和嚴子陵為例,決心像他們一樣,過一種不為世俗所累的生活。
目前,朱先生已有十幾萬粉絲,有天南海北的人想到他隱居的村落拜訪,也有郁郁不得志的人向他尋求建議,想要效仿他。但他總是勸誡大家:“不要學我,要誠實面對自己的欲望,做自己。”
文學逐夢:碼字百萬,有得有失
朱先生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學,四年級接觸武俠小說后便一發不可收。2017年,他與網易云閱讀簽約,發表了首部長篇小說《七煞碑》,但全文一百多萬字只掙了幾萬塊錢。此后,他將寫小說作為愛好,通過寫新媒體小說、做公眾號來維持。
辭職至今的8年里,朱先生寫了四五百萬字,最多時月入五萬元,林林總總有了過百萬元的存款。然而,這些錢卻因投資P2P虧了大半。但他并未因此一蹶不振,而是以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來自我安慰。
近幾年寫作收益不好,朱先生轉向直播賽道,但競爭激烈,月收入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之間。不過,他并不焦慮,認為在農村這樣的收入足夠生活,而且做直播既能賺錢養活自己,又能展示學識、宣揚理念、幫助他人獲得心靈上的平靜。
家庭態度:從反對到認可
朱先生回村之初,父母對他的選擇并不認可。父親認為煙草公司是很好的單位,兒子突然離職讓人無法接受,父子之間為此多次爭吵。但朱先生堅持自我,每一次爭吵都是為了讓父母了解自己的底線和追求。
近年來,朱先生通過直播獲得的收入雖不多且不穩定,但他每年都會定期給父母生活費。他表示,父母不需要他供養,但他想以此表達自己的心意。如今,父親對他的態度發生了轉變,經常看他的直播,看到很多人認可他,感到十分驕傲。
朱先生認為,一個孩子永遠不能完成父母的所有期待,人在堅持自我的同時,也要力所能及地照顧父母的心情,妥協也是一種家庭政治。
情感困境:渴望愛情,隨遇而安
35歲的朱先生至今仍孤身一人,婚姻成為他現階段唯一期盼的事。他坦言,在農村隱居失去了社交,偶爾會感到孤獨。親朋好友和父母都催促他結婚,但他并不回避,而是坦然面對。
朱先生回顧自己的情感經歷,初中高中懵懂無知,以學習為重;大學時忙于兼職,沒時間談戀愛;讀研時情感經歷“有緣無分”;在煙草公司工作時,對未來伴侶期待過高,也未找到心儀對象;辭職后相親幾次,都因自己工作不穩定而失敗。
他總結自己相親失敗的原因是不穩定,明白相親是現實的雙向選擇,很難成為步入婚姻的渠道。但他并不耿耿于懷,仍在等待那個值得他愛、并為她改變的姑娘。做直播后,他看到了新的可能,有很多女孩子愿意了解他,這讓他對未來和婚姻持有樂觀態度。
朱先生表示,自己內心渴望對象、婚姻和家庭,但不會將其當成首要目標,比較隨遇而安。他曾下定決心不再上班,要輕松自由一輩子,但如果遇到心愛的人,或許愿意為了她再穿上西裝,走進職場。
朱先生的故事就像一部獨特的人生傳奇,他在世俗的眼光和自我的追求之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平衡。他掙脫了世俗的枷鎖,勇敢地追尋著自在人生,無論未來如何,他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