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球電影產業格局不斷演變的大背景下,中國電影正處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關鍵節點。如何實現電影工業化制作的高質量發展,怎樣讓中國電影承載著中國文化走向國際,以及探索中國電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國際化路徑,成為了行業內外廣泛關注的焦點。近日,記者有幸專訪了知名電影制作人袁熙伯,他圍繞這些核心問題分享了獨到且深刻的見解。
電影工業化:精細與專業是核心密碼
袁熙伯首先強調了電影工業化制作中每一個工種精細化和專業化的極端重要性。他指出,電影工業化絕非簡單的規模化擴張,而是一個涵蓋眾多環節、需要高度協同的復雜系統工程。“從前期創意策劃、劇本打磨,到拍攝過程中的攝影、燈光、美術、服裝、道具,再到后期的剪輯、特效、調色、音效等,每一個工種都像是龐大機器上的精密零件,只有每個零件都精準運作、專業精湛,才能打造出高質量的電影作品。”
以好萊塢電影工業為例,其特效制作堪稱全球標桿。在特效團隊中,有專門負責模型制作的工匠,他們憑借精湛的手工技藝和對細節的極致追求,打造出栩栩如生的虛擬角色和場景模型;有專注于動畫設計的技術人員,通過先進的軟件和算法,賦予模型生動的動作和表情;還有負責渲染合成的高手,將各種元素巧妙融合,營造出逼真震撼的視覺效果。袁熙伯認為,中國電影要想在工業化道路上追趕并超越國際先進水平,就必須借鑒這種精細化、專業化的分工模式,加大對各工種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建立完善的行業標準和規范,提升整個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制作質量。
電影音樂:靈魂之音鑄就獨特魅力
在電影制作中,音樂的作用常常被低估,但袁熙伯卻堅定地認為音樂在電影中起著不可磨滅的高度作用。“音樂是電影的情感催化劑和氛圍營造師,它能夠穿透畫面,直擊觀眾的心靈深處,讓觀眾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電影所傳達的情感和主題。”
他舉例說,在經典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那悠揚而又哀傷的小提琴旋律貫穿始終,與電影中殘酷的戰爭場景和人性救贖的主題相得益彰,讓觀眾在視覺沖擊的同時,也能從音樂中感受到戰爭的傷痛和人性的光輝。又如《加勒比海盜》系列電影中,激昂壯闊的主題音樂一響起,就能瞬間將觀眾帶入那個充滿冒險和奇幻的海盜世界,增強了電影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袁熙伯指出,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音樂文化,我們應該充分挖掘這些寶貴的資源,將中國傳統音樂元素與現代電影音樂創作手法相結合,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音樂。“通過獨特的音樂風格,讓世界在欣賞中國電影的同時,也能領略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電影未來:小而精、富而美的發展藍圖
對于中國電影的未來走向,袁熙伯提出了“小而精、富而美”的發展理念。他分析道,目前中國電影市場還不具備大投入、大產出的成熟條件。一些大制作電影雖然投入巨大,但往往在票房和口碑上未能達到預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相反,小投入、精細化的制作模式更符合當前中國電影市場的實際情況。
“小而精的電影可以更加注重故事的內涵和人物的塑造,深入挖掘社會現實和人性問題,以獨特的視角和精彩的敘事吸引觀眾。”袁熙伯解釋說,“比如一些獨立電影和小成本文藝片,雖然沒有豪華的演員陣容和宏大的場面,但憑借真摯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贏得了觀眾的認可和好評。”
“富而美”則強調電影不僅要具有商業價值,還要具有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中國電影應該承載著傳播中國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任,通過精美的畫面、動人的故事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展現中國的魅力和風采。“讓觀眾在欣賞電影的過程中,既能獲得娛樂享受,又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啟迪。”
借互聯網平臺,開啟國際化新征程
在談到中國電影如何走向國際時,袁熙伯認為互聯網平臺、短視頻和小視頻是關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電影市場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互聯網平臺打破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通過互聯網平臺,中國電影可以更加便捷地傳播到全球各地,讓更多的國際觀眾了解和欣賞中國電影。”袁熙伯說,“同時,短視頻和小視頻的興起也為中國電影的國際化推廣提供了新的途徑。我們可以制作一些精彩的電影片段、預告片、幕后花絮等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傳播,吸引國際觀眾的關注和興趣。”
他還強調,中國電影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要注重文化差異和市場需求。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觀眾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審美習慣,我們應該根據目標市場的特點,對電影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推廣。“比如,在一些西方國家,觀眾可能更注重電影的故事性和娛樂性,我們可以突出電影中精彩的情節和有趣的元素;而在一些亞洲國家,觀眾可能更關注電影中的文化內涵和情感表達,我們可以強調電影所蘊含的中國文化和價值觀。”
此外,袁熙伯還建議中國電影人要加強與國際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的電影制作理念和營銷模式,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競爭力。“通過與國際知名電影公司、導演、演員等合作,我們可以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拓寬國際視野,為中國電影的國際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袁熙伯對中國電影的發展有著清晰而深刻的認識和規劃。在電影工業化制作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不斷追求精細化和專業化;在電影音樂創作中,要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未來的發展中,要堅持“小而精、富而美”的理念;在走向國際化的征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的優勢。相信在眾多像袁熙伯這樣的電影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電影一定能夠在國內市場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讓世界通過中國電影了解中國文化、感受中國魅力。讓我們共同期待中國電影更加美好的明天!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