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訊科技深陷危機,資產負債率攀升至229.53%

華訊科技深陷危機,資產負債率攀升至229.53%
2025年07月21日 18:37 小債看市

華訊科技仍處于資金短缺、債務重大、訴訟被執行的三重艱難困境之中。

01

深陷危機

近日,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訊科技”)公告稱,公司此前未兌付“17華訊02”和“17華訊03”債券本息,構成加速到期違約。

截至2024年末,華訊科技總負債達198.66億元,其中有息負債余額109.53億元,資產負債率攀升至229.53%。

目前,華訊科技因債務逾期面臨多起訴訟、資產查封及賬戶凍結等問題,同時主要子公司經營狀況不佳,部分已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華訊科技名下主要資產、股權已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了抵質押融資,公司仍處于資金短缺、債務重大、訴訟被執行的三重艱難困境之中,且前述三方面重壓環環相扣、互為因果。

另外,華訊科技溝通抵質押銀行提出順位抵押相關物業,難度非常大,暫無有效解決方案。

其實,華訊科技陷入危機要從2020年說起,

2020年7月2日,華訊科技未能在約定的付息日前籌措足額資金,不能按期償付“18華訊02”利息,構成違約。

《小債看市》統計,目前華訊科技已有5只債券違約,違約金額達16.59億元。

02

財務造假

據官網介紹,華訊方舟集團于2002年始創于北京,并在香港設立分部,2007年扎根于深圳,是一家專注于包括Ku/Ka/THz在內的高頻譜技術研發與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2015年,華訊方舟借殼上市公司,2022年6月從深圳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

華訊科技官網

工商資料顯示,華訊科技的控股股東為自然人吳光勝,持股比例為33.86%,他也是公司實控人。

股權結構圖

2020年6月,2019年度審計機構對華訊方舟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2019年年度審計報告,主要理由是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無法判斷交易的真實性等。2021年4月,2020年度審計機構也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2020年年度審計報告。

2022年5月份,華訊方舟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5年至2020年,華訊方舟虛增營業收入累計高達43.15億元,虛增利潤總額累計11.17億元。

除財務造假行為,華訊方舟還涉嫌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情況,構成披露重大遺漏。

自從2021年起,華訊科技就已資不抵債。

截至2024年末,華訊科技總資產為86.55億元,總負債198.66億元,凈資產-112.11億元,資產負債率229.53%。

《小債看市》分析負債結構發現,華訊科技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占總負債比為95%。

截至相同報告期,華訊科技流動負債有188.49億元,主要為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其短期負債有109.61億元。

相較于短期負債,華訊科技的流動異常緊張,其賬上貨幣資金只有6747萬元,與短債間形成巨大資金缺口,公司流動性危機嚴重,短期償債壓力巨大。

在銀行授信方面,截至2022年末華訊科技授信總額為37.45億元,未使用授信額度為7.41億元,可以看出其財務彈性不佳,備用資金十分有限。

銀行授信情況

此外,華訊科技還有非流動負債有10.17億元,主要為預計非流動負債。

整體來看,華訊科技有息債務全部為短期有息負債,帶息債務比為55%。

從融資渠道看,華訊科技主要依賴于外部融資來償債,但在貸款逾期后其再融資能力惡化,外部融資渠道遇阻。

在股權質押方面,華訊科技已質押華訊方舟2.26億股股票,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為100%,并且已經全部被法院凍結。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華訊科技股份被凍結、債務逾期、訴訟纏身、銀行賬戶被凍結等負面消息紛至沓來。

債務危機爆發后,華訊科技曾欲賣子求生。

2019年7月,華訊科技欲轉讓18.94%的股份給深圳國資委下的遠致投資,但最終這個方案未能落地。

03

騙局

關于華訊科技的創始人,市場中流傳著這樣的傳說。

18歲那年,吳光勝考入武漢大學,畢業后進入一家軍工集團從事艦艇通訊相關業務,2007年創立華訊科技,開始了在衛星通訊領域的發展。

此后,“華訊系”發展迅猛,從最開始的7個人發展到數千人,銷售額也從億元到了百億元級別。

華訊科技創始人吳光勝

2015年4月,華訊方舟借“恒天天鵝”殼上市,重組后把華訊科技、南京華訊和國榮科技100%股權置入上市公司。

彼時,華訊方舟在業績承諾中稱,南京華訊和國榮科技兩家子公司在2015-2017年合計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不低于1.64億、1.89億以及2.2億。

后被市場詬病的是,在完成業績承諾后,兩家子公司就上演了“業績大變臉”戲碼,2018年子公司南京華訊凈利潤腰斬,國榮科技凈利潤甚至虧損1.59億,華訊方舟刻意調節利潤的質疑在市場中甚囂塵上。

2017年4月,華訊方舟前董事長呂向陽辭職,當時38歲的吳光勝成為新任董事長。

據公開信息顯示,吳光勝是深圳市人大代表、國家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廣東省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016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然而,在創業13年后,“華訊系”債務危機爆發,落地一地雞毛。

證監會對華訊方舟以及吳光勝等14名責任人共罰沒1910萬元,此外證監會還對財務造假和信披違規的主要責任人對吳光勝處以10年市場禁入措施。

財經自媒體聯盟更多自媒體作者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