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盈投資稱,因經營困難且自身發行的債券也在本年度違約,無法及時履行天乾資管的擔保責任。
01
違約
9月16日,武漢天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盈投資”)公告稱,子公司湖北天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乾資管”)未能按期兌付“20天乾01”本息。
子公司違約公告
公告顯示,天乾資管未能于2025年9月12日償付“20天乾01”本金4.5億元及利息8451.37萬元。
據公開數據,“20天乾01”發行于2020年3月,余額4.5億元,期限3年,票息為7.5%,應于2023年3月12日到期,實際到期日為2025年9月12日。
根據當代集團重整計劃,當代集團重整已進入執行階段,所擔保的債權已確認為普通債權,當代集團已履行擔保責任。
天盈投資表示,因經營困難且自身發行的債券也在本年度違約,無法及時履行擔保責任。
今年6月9日,天盈投資5.36億“H20天盈1”發生違約事件。
《小債看市》統計,目前天盈投資存續債券6只,存續規模13.01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規模有5.5億元。
未來償債現金流
天乾資管存續一只債券,存續規模10.5億元,將于2026年5月6日到期。
據公開資料,天盈投資和天乾資管均是武漢當代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當代集團” )旗下公司。
2022年4月,當代集團首只債券發生違約事件,目前已有14只債券違約,違約規模達77.45億元。
2024年9月,債權人以當代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向武漢中院提交重整申請。
今年7月,經當代集團申請,武漢中院作出(2024)鄂01破22號之八《民事裁定書》,將公司重整計劃執行期限延長3個月至2025年10月25日。
02
債務危機
據官網介紹,當代集團成立于1988年,是注冊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內的一家民營高新技術集團公司,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逐漸發展壯大成一家大型的民營產業集團。
當代集團業務涉及醫藥、消費、文化等領域,曾經擁有人福醫藥(600079.SH),曾經控股當代名誠(600136.SH)、天風證券(601162.SH)、三特索道(002159.SZ)等多家上市公司。
當代集團官網
從股權結構看,此前當代集團的控股股東為武漢當代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83.97%,穿透后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艾路明,其以直接、間接方式合計持有公司28.21%的股權。
日前,當代集團股權結構發生變更,國通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受托人代表信托計劃二持有當代集團100%股權,公司實際控制人由艾路明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此前股權結構圖
當代集團以醫藥為支柱產業,擁有多種類型的特色醫藥產品生產能力。
近年來,當代集團營收和毛利有所波動,非經常性損益占利潤比重較高且波動較大,對盈利的穩定性產生一定影響。
2021年前三季度,當代集團實現營收193.47億元,同比下滑0.2%;實現歸母凈利潤2.63億元,同比下滑41.79%。
截至2021年三季末,當代集團總資產為963.26億元,總負債639.47億元,凈資產323.79億元,資產負債率66.39%。
近年來,當代集團的財務杠桿水平持續攀升,2020年末達歷史最高位,并且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存在一定杠桿風險。
財務杠桿水平
《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現,當代集團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流動負債占總負債比為58%。
截至相同報告期,當代集團流動負債有367.84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有154.09億元。
若加上21.48億應付票據,當代集團的短期有息負債合計有175.57億元。
而相較于短期負債規模,當代集團的流動性明顯不足,其賬上貨幣資金只有65.46億元,較2020年末下降4成,現金短債比僅為0.42,且資金中超10億為受限資金不可動用,公司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在財務彈性方面,截至2021年一季末,當代集團授信總額為325.48億元,未使用銀行授信83.69億元,可以看出其財務彈性一般,備用資金不多。
銀行授信情況
除此之外,當代集團還有非流動負債271.63億元,主要為應付債券和長期借款,其長期有息負債總規模有226.2億元。
整體來看,當代集團有息負債高達401.77億元,主要以長期有息負債為主,帶息負債比為63%。
有息負債高企,當代集團的財務費用支出大增,2019年和2020年其財務費用均在20億以上,若再加上更高的管理和銷售費用,期間費用對公司利潤空間形成嚴重侵蝕。
從融資渠道看,當代集團擁有上市子公司,可直接獲得股權融資,間接融資以銀行借款為主。
除了借款和發債,當代集團還通過應收賬款,定增、信托以及股權質押等方式融資。
近年來,由于外部融資環境收緊,當代集團的融資渠道受阻。
2019年,當代集團籌資性現金流首次由正轉負,凈流出8587.22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其籌資性現金流再次大幅流出41.2億元,公司面臨再融資壓力較大。
另外,當代集團對外擔保金額較大,被擔保企業資產負債率較高,且部分企業虧損,其面臨一定擔保代償風險。
截至2021年6月末,當代集團及關聯公司擔保合計74.19億元,占凈資產的58.61%。
在資產質量方面,當代集團的應收賬款規模較大,截至2021年三季末有75.86億元,應收款規模較大且部分款項賬齡較長,存在一定回收風險。
除此之外,當代集團的存貨高達270.74億元,長期股權投資規模有177.02億元,整體變現能力一般,不利于資產流動。
曾經,當代集團也試圖通過資產變賣來自救,但債務缺口仍很大。
通過引入地方國資,當代集團已經先后出讓ST明誠、三特索道以及人福醫藥的控股權。
03
并購擴張
1988年,艾路明武漢大學碩士畢業后,被分配到湖北省黨校任教。后來他放棄穩定的工作,和其他六位同學一起拼湊了2000元錢下海經商。
隨后,當代生化技術研究所成立,所做之事就是從小便中提取尿激酶出口日本。
到了1993年,尿激酶已經成了公司的主營產品,同年當代發展和中國人福新技術開發中心等三家公司共同成立當代科技公司。
1996年,艾路明又以300萬的價格兼并了資產3700萬、凈資產近300萬的國企揚子江制藥廠,公司發展進入快車道。
1997年,當代科技登陸資本市場,上市后經過一番股權變更,艾路明成為公司實控人,并將企業更名為“人福醫藥”。
當代科技上市時圖片
上市后,人福醫藥便開啟一系列外延式并購擴張,豪擲巨資進軍環保和計生業務領域,成為世界第二大安全套巨頭。
人福醫藥并購歷程
隨后,當代科技先后收購上市公司三特索道和當代明誠,如法炮制般開啟“買買買”模式,2015年將資本版圖延伸至苗木和體育文化產業。
大手筆并購擴張,使得當代集團負債高企、流動性緊張,于是近年來公司開始瘦身,清理出售非核心資產。
2020年5月,當代集團將武漢新星漢宜轉讓給關聯方當代文教;同年出售四川人福醫藥,聚焦湖北市場;2021年其又將當代文體剝離并主動減持天風證券。
然而,2021年下半年以來,當代集團資產盤活進展較慢,且房地產銷售不及預期,其現金回流情況不佳,資金鏈緊張未能得到緩解,最終造成公開債務違約。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