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多家乳品公司去年以來進行股份回購,其中伊利股份、蒙牛乳業、維他奶國際的回購規模相對靠前。
伊利股份自2024年5月披露回購計劃以來,截至2025年9月15日累計回購4054萬股,耗資約10.07億元。
近日披露的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增長3.37%至619.33億元,歸母凈利潤下降4.39%至72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增長31.78%至70.16億元。此外,伊利股份的毛利率呈現穩中向好趨勢。
從財務、回購等指標來看,伊利股份的正面因素正在持續積聚。
回購超10億元
2024年5月,伊利股份披露股份回購計劃,計劃未來12個月內回購10億元至20億元。自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公司已累計回購4054萬股,約10.07億元。
2024年至2025年9月15日,在A、H股上市的乳品類企業中有不少公司在進行回購。蒙牛乳業、維他奶國際的回購金額分別達到5.67億港元、2.39億港元,規模靠前。此外,貝因美、均瑤健康、皇氏集團、李子園、新乳業等公司回購規模超過5000萬元。
2025年上半年營收增長3.37%
伊利股份成立于1993年,產品類型包括液體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飲產品等,擁有伊利、安慕希、金典、金領冠、巧樂茲等諸多品牌。
液體乳目前是伊利股份的主要收入來源,2025年上半年液體乳收入達361.26億元,占總收入的58%。同期,奶粉及奶制品、冷飲產品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27%、13%。從近幾年的占比來看,液體乳占比在逐年下滑,奶粉及奶制品、冷飲產品業務占比持續保持增長。
2023年之前,伊利股份營收持續上漲至1261.79億元,2024年營收下滑8.24%至1157.8億元,歸母凈利潤2024年下降18.94%至84.53億元。
分析發現,2024年的利潤大幅下滑與公司計提46.76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有關。2025年上半年的利潤下滑則與存貨跌價、壞賬、投資虧損有關。
毛利率持續向好
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國內生鮮乳(原奶)平均價格自2021年以來持續下滑,目前原奶價格逼近3元/公斤,位居近十年最低位,主要系國內乳品市場目前處于供大于求。
受國內原奶價格下滑影響,2021年以來,伊利股份毛利率不斷回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達到36.1%。其中,液體乳毛利率約31.74%、奶粉及奶制品毛利率達44.1%、冷飲產品毛利率39.21%。
結合同類乳品企業來看,乳品企業在經歷近幾年業績寒冬后,逐步出現業績回暖態勢。乳品上市公司紛紛通過回購股份,體現出對行業復蘇的信心。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作品版權歸面包財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