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內卷”深調查:產業調控應扶優扶強,“一刀切”不治本

光伏“內卷”深調查:產業調控應扶優扶強,“一刀切”不治本
2025年09月04日 15:26 商業觀察雜志社

2025年上半年,中國光伏行業再遇全行業虧損困境。隆基綠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及TCL中環五大頭部企業合計凈虧損額達172.64億元,其中僅隆基綠能呈現虧損收窄態勢,其余四家企業均未顯現業績改善跡象,同比呈現虧損擴大或由盈轉虧的惡化趨勢。

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用“舉步維艱”形容行業上半年的境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專家組副主任呂錦標指出,在全行業產能仍大幅高于需求的背景下,“虧本經營并非長久之計”。

行業陷虧損深淵,技術同質化是主因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數據,今年1月至6月,國內電池片、組件產量增速降至15%以下,多晶硅、硅片產量出現負增長。各環節主流型號平均價格較2020年以來的最高價格降低88.3%、89.6%、80.8%、66.4%。

行業普遍虧損的背后,指向一個共因:市場供需嚴重失衡下,產業鏈各環節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侵蝕企業利潤。

這種過剩并非均勻分布,而是集中在同質化產品上。當前主流技術路線,雖然推動了效率提升,卻也導致技術創新羸弱、產品差異縮小,企業紛紛陷入“擴產-降價-虧損”的惡性循環。

隆基綠能董事長、總經理鐘寶申在業績說明會上直言:“企業齊步走,都降低開工率。這種不是出清,是為了維護市場供需平衡,避免過度內卷。出清依然要回到要通過技術進步、鼓勵先進,讓落后的產品和產能退出,這樣才符合市場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原則。”

中國光伏產品在海外市場的表現進一步驗證了BC技術的價值。隆基BC組件在海外享有顯著溢價,暢銷70多個國家,證明國際市場愿意為高質量、高技術產品支付溢價。

鐘寶申透露:“BC產品在歐洲市場具有明顯的溢價優勢。公司計劃在明年進一步提升BC產品在歐洲市場的銷售比例,其中分布式市場的目標占比要超過80%。同時,集中式產品在歐洲市場也表現良好,公司將會大幅提高其產品結構占比。總體而言,預計明年歐洲市場BC產品的綜合占比將超過60%。”

這種高端化、差異化的出海策略,不僅有助于企業提升盈利能力,也能避免中國光伏產業陷入“低端鎖定”的陷阱,保持全球領先優勢。

BC技術逆勢熱銷,新興技術生態崛起

在行業整體陷入虧損泥潭之際,以隆基綠能、愛旭股份為代表的BC技術企業卻顯現出強勁的抗風險能力和增長潛力。

2025年上半年,隆基綠能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25.69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52.31億元,減虧幅度同比超過50%。另一家BC技術企業,愛旭股份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2.3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7.45億元,同比虧損收窄86.38%,并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單季度盈利。

BC技術的成功在于其差異化的技術優勢和高市場需求。隆基HPBC 2.0技術已實現全面量產,組件轉換效率高達24.8%,良率穩定在97%以上。其推出的HIBC組件更是將量產效率推至25.9%,功率突破700W,成為全球效率最高的工業化光伏產品之一。

鐘寶申表示,BC二代產品到四季度的銷量目標將超過10GW,在產品結構中的占比大幅提升。

愛旭股份的N型ABC業務同樣產銷兩旺,在行業底部周期保持強勁增長,ABC組件出貨量達到8.57GW,同比增長超400%。

BC技術不僅在產品效率上保持領先,在市場競爭中也展現出顯著的溢價能力。目前,防積灰BC組件較市場上其他同類產品相比,毛利可以高出 3%-5%;輕質BC組件的毛利比正常產品毛利高出 15%左右。據悉,隆基綠能BC產品毛利率目標是比TOPCon高10%,這是兩者的顯著差異。

這種溢價能力來源于BC技術在全場景的應用優勢。鐘寶申分析道:“BC在全場景都是有優勢的,只是在不同場景會有區別:用在分布式場景,它既有節約屋頂資源的優勢,以及可靠性和美觀等,這些優勢結合在一起,給客戶帶來的價值更大,分享的收益比例也會多一些;在大型地面電站,溢價空間幅度會低于人工成本比較高、土地資源相對稀缺的地區。”

目前,光伏市場的BC二代產品的主流功率為650-655W。假如TOPCon不采用激進提效方案,BC能保持30W的優勢。即使TOPCon疊加各種新工藝提升功率,BC仍能保持20W的領先優勢。而當TOPCon把這些技術都用上之后,它的投資基本上和BC持平,但產品性能仍處在明顯劣勢。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表示:“上半年的技術迭代主要集中在BC技術、HJT技術、鈣鈦礦技術以及疊層技術的進步上,尤其BC技術,今年上半年已經在加速量產和市場滲透。”

產業調控扶優扶強,“一刀切”不治本

除了技術優勢外,BC技術在降本方面也走在了行業前列。賤金屬替代銀漿成為BC技術降本的重要路徑。

今年以來,國際銀價持續飆升,累計上漲近40%,創13年來新高。2024年光伏用銀6147噸,占工業用銀比例為29%,占全部銀需求的17%。導入價格低廉的銅、鋁等賤金屬材料來取代光伏的最大非硅成本——傳統銀漿,是近年來行業金屬化降本的熱點方向。

預計明年二季度,隆基綠能賤金屬降本方案將落地。相比銀漿,使用賤金屬替代貴金屬的方案可以使金屬化成本有每瓦兩分錢的下降空間。

面對行業困境,國家相關部門已高度重視。8月19日,國家相關部委聯合召開光伏產業座談會,部署進一步規范光伏產業競爭秩序工作。

會議提出四個方面要求:一是加強產業調控;二是遏制低價無序競爭;三是規范產品質量;四是支持行業自律。

有光伏企業在座談會上建議:“對光伏不同環節宜采用不同的解決內卷的方案。電池環節仍處于技術的快速變革期,效率驅動仍是行業發展主要方向。電池環節應以技術標準作為行業調控的主要依據,減掉低質低效產能,給高效優質產能留出市場空間。通過高質量要求制定光伏產品的技術和質量標準,引導市場使用高效優質產品,讓低質、低效產品無法留在市場。”

這種區別對待的思路避免了“一刀切”限產帶來的弊端,既能夠淘汰落后產能,又能夠鼓勵高效、前沿技術的發展。

隨著BC技術降本增效空間的不斷釋放,毛利率有望不斷提升。這意味著BC技術不僅現在是打破內卷的利器,未來還將持續引領光伏產業向高效、高品質方向發展。

財經自媒體聯盟更多自媒體作者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