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X港股:阿里巴巴(09988.HK)于今日公布業績,市場普遍預期公司營收將實現溫和增長,但利潤端因外賣價格戰等因素承壓明顯。市場預測阿里巴巴第一財季營收為25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左右。受旗下“淘寶閃購”在外賣及即時配送領域進行大規模補貼的影響,市場擔憂利潤短期承壓。分析師預計調整后EBITA(息稅前利潤)約為382-405億元,同比下降約10%-15%。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凈利潤預計同比下滑6%至321億元左右。
盡管其商業業務的收入遠遠超過其所有其他部門的總收入,但其規模較小的云業務以及物流和配送部門也引起了密切關注。阿里巴巴一直在快速推出人工智能服務,其中包括對其Qwen AI大型語言模型的更新。這家科技巨頭承諾 在未來三年內為其云業務的人工智能相關基礎設施投入超過500億美元。
2025年第二季度,外賣行業的競爭態勢堪稱“慘烈”。阿里巴巴及其競爭對手京東 、京東、拼多多和美團一直在打價格戰,這雖然推高了銷量,但預計會削弱利潤。京東近期的外賣虧損超出預期,而美團點評在發布“非理性競爭”導致巨額虧損的預警后,股價也跟隨下跌,因此留意外賣行業的激烈競爭是否也會給阿里巴巴業績帶來拖累。
投資者預計阿里巴巴的盈利將延續這一趨勢,云計算業務的利潤可能會被外賣行業的補貼和折扣成本所掩蓋。鑒于人們預期外賣行業的價格戰只會愈演愈烈,這可能會加劇人們對這三家公司股價前景的質疑。
比上一季度的數據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管理團隊給出的關于他們愿意花多少錢來搶占市場份額的暗示。摩根士丹利預計,截至9月底的三個月里,阿里巴巴在即時商務(包括外賣)領域的投資將達到200億元人民幣,是上一季度的兩倍。
投資者將密切關注阿里巴巴本地服務集團的各部門業績,該集團旗下包括餓了么和高德地圖等食品和雜貨配送服務。根據彭博社基于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DA )的調查,該部門在截至6月的季度中可能虧損33億元人民幣(4.63億美元),這將是自2023年以來最大的季度虧損。
在一片“紅海”的價格戰中,阿里云智能業務無疑是本季財報最值得期待的亮點。預計該業務收入將實現20%-25%的同比增長,達到約321億元人民幣。這主要得益于AI相關需求的強勁驅動和公有云收入的增長。阿里巴巴在AI領域的戰略決心堅定,宣布未來三年將投資超過500億美元(約3800億元人民幣)用于AI和云基礎設施建設。云業務的調整后EBITA利潤率也有望穩定在8%左右,顯示出健康的盈利能力。
綜合來看,阿里巴巴本季財報可能呈現“營收穩增、利潤承壓、云業務亮眼”的態勢。阿里巴巴今年其股價表現優于大市,外賣價格戰的投入和后續影響仍是關注焦點。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管理層對下半年補貼策略的指引、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能否如期扭虧為盈,以及監管叫停惡性競爭后行業生態的修復情況。阿里巴巴股價在績前反彈,不過技術上受制于日圖主要均線,看業績公布后能否帶動股價突破均線關鍵阻力后指向120港元上方,重返8月份的高位區間。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