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武英
今年以來,儲能市場十分火熱,儲能行業龍頭陽光電源近期股價一度創出歷史新高,年內漲幅超70%。在這種火熱行情下,一家創辦三年就已經做到細分領域全球第一的“儲能黑馬”向港交所IPO發起了沖刺。
這個“黑馬”就是思格新能源。
近日,思格新能源更新了港交所IPO招股書,這是其繼今年2月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失效后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思格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5月,由前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昇騰人工智能計算業務總裁許映童創立,距今成立3年多時間。成立時間雖短,但其發展極為迅猛,2024年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分布式光儲一體機解決方案企業,在更細分的可堆疊分布式光儲一體機市場排名全球第一。
不過,思格新能源近9成營收來自于單一產品,且需要面對華為、陽光電源、艾羅能源等儲能龍頭的激烈競爭。它能順利IPO嗎?
4個月賣12億,華為老將創業三年干出全球第一
思格新能源是近年來儲能行業增長最快的“黑馬”之一,它成立于2022年5月,短短三年時間內就在儲能行業內站穩腳跟,在更細分的分布式光儲一體機市場排名第三,可堆疊分布式光儲一體機市場排名第一。
思格新能源旗下主打產品是五合一光儲充一體機SigenStor,該產品將光伏逆變器、直流充電模塊、儲能變流器、儲能電池和電源管理系統融合一體,受到市場歡迎。
2022年,思格新能源未產生收入。2023年營收為5830.2萬元,年內虧損為3.73億元,調整后虧損為2.49億元。但到2024年,其營收飆漲近22倍至13.30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年內利潤為8384.5萬元,經調整后凈利潤為1.50億元。
2025年前4個月,思格新能源營收高達12.06億元,同比增長561.32%,4個月營收頂2024年全年9成,毛利率提升至50.9%,年內利潤達1.87億元,經調整后凈利潤為4.04億元,經調整后利潤率高達33.53%。
據再生能源行業專業分析機構InfoLink的統計數據,在2025年上半年的全球戶用儲能系統市場上,思格新能源出貨量排名第7位,僅次于特斯拉、華為、比亞迪、派能科技、陽光電源、德業股份這些行業巨頭。
思格新能源的高速發展,與其創始人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公司創始人許映童出身華為,在華為工作了近23年,歷任華為無線產品的PDT經理、無線軟件平臺部長、華為無線杭州研究所所長、華為智能光伏業務總裁及昇騰人工智能計算業務總裁,橫跨通信、新能源和AI等多個領域,技術經驗十分豐富。
2022年5月,許映童帶領多名華為員工成立了思格新能源,其中包括目前為思格新能源執行董事及總裁的張先淼,其曾擔任華為光伏逆變器研發及產品設計規劃、商用光伏業務負責人等職位。
此外,思格新能源監事會主席劉秦維、監事楊順霞、解決方案銷售總經理張嘉偉、營銷總經理喬凌子等董監高均有著長期的華為工作經歷。
與華為緊密的聯系,市面上甚至有傳聞稱,思格新能源技術來自于華為,是華為戶用儲能拆出來的高端品牌。
思格新能源與華為的關系也曾引起監管問詢,在今年2月首次遞交招股書后,證監會曾在4月要求思格新能源補充說明股東(含實際控制人)早期股權代持情況,詢問其是否違反競業禁止規定,是否存在糾紛或潛在糾紛等。
不過,截至2025年9月11日,市面上并沒有前東家華為與許映童及思格新能源產生糾紛的消息。
憑借著專業團隊背景和技術實力,思格新能源成立僅1個多月就完成了500萬元的種子輪融資,并在2022年7-12月間完成了總額5.4億元的A1-A3輪融資,到A3輪融資時,其投后估值已經達到27.1億元。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思格新能源完成B輪和B1輪融資,B1輪融資完成后,其估值達到41.7億元。
IPO之前,許映童直接及間接控制思格新能源約49.28%的投票權,為控股股東。總裁張先淼合計控制11.13%的股權,高瓴資本旗下珠海玫恒持股14.89%,廣州華芯盛景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持有8.18%股權。此外,京東方參股的國科東方也間接入股了思格新能源。
在眾多明星資本和亮眼業績加持下,思格新能源在今年2月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在今年8月因6個月內未聆訊自動失效。
首次遞交的招股書失效后,思格新能源火速進行了更新,再次向港交所IPO發起沖刺,這次思格新能源能順利IPO嗎?
9成營收來自單一產品,“黑馬”變“白馬”挑戰眾多
思格新能源創立以來成長很快,但思格新能源營收依賴于SigenStor這一款產品。招股書顯示,2024年,思格新能源90.6%的營收來自于SigenStor,另有5.9%的營收來自于與SigenStor配套使用的智能能源網關。
2025年前4個月SigenStor收入占比為91.2%,智能能源網關產品營收占比為5.6%,產品單一性問題突出。
從互聯網上相關評價來看,思格新能源SigenStor產品外觀設計極為優秀,更適合家庭場景。同時,思格新能源在VPP(虛擬電廠)適配以及APP應用軟件層面競爭力十分突出。
此外,SigenStor這款產品的V2X功能也使其具有更強的“可玩性”。據招股書介紹,思格新能源是行業內首家推出用于V2X應用的雙向直流充電模塊的企業。這一模塊不僅可以以25kW快充為電動汽車的電池充電,也可以反向用汽車電池向電網供電或售電。
不過,SigenStor的售價也相對較高。
據招股書,2024年行業內標準分布式儲能解決方案產品定價在每瓦1.6元-3.0元即為高端產品,同期SigenStor平均售價為每瓦2.69元。
更重要的是,這一均價為SigenStor的出貨價,而非終端售價。2024年,思格新能源95.0%的營收來自于分銷商,為刺激銷售,當年思格新能源給了經銷商更高的銷售回扣,一定程度上導致平均售價有所下降。
從價格來看,SigenStor在戶用儲能領域屬于“高端中的高端”。在社交媒體上,一些用戶表示SigenStor售價接近以高端著稱的特斯拉Powerwall。
雖然增長極快,但思格新能源面臨的挑戰并不小。
一方面,成立僅3年的思格新能源雖然增長迅猛,但能否從“黑馬”變成長期穩健發展的“白馬”仍待驗證。
思格新能源成立時間較短,但戶用儲能產品又是一個生命周期極長的產品,產品保修期一般達10年之久,且對產品質量有著更高要求,下游分銷商更看重企業是否具備長期正常運營的能力。相比于華為、陽光電源等老牌儲能企業,思格新能源需要在更長的時間內進一步證明自己。
另一方面,戶用儲能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據起點研究院(SPIR)發布的《2025全球戶用儲能行業研究白皮書》,在中國戶用儲能企業中,華為、比亞迪為兩大巨頭,份額遠超其他企業。除此之外,艾羅能源、派能科技、麥田能源、德業股份、沃太能源等企業構成“多強”格局,另有安克創新等“跨界新秀”,同時充斥著大量中小型企業。
這種激烈競爭甚至連龍頭都承受較大壓力。2023年歐洲儲能市場供給過剩,行業龍頭受到嚴重影響。如此前高增長的派能科技,2024年和2025上半年甚至出現扣非后虧損狀態。另一家龍頭艾羅能源,2023-2024年連續兩年營收凈利潤下滑,2025年上半年才恢復增長。
SigenStor為代表的可堆疊光儲一體機火爆后,其他企業也紛紛推出了類似產品,如艾羅能源、沃太能源、派能科技等。同時,也有一系列小廠商較早推出了可堆疊光儲一體機,這些產品性價比優勢十分突出。這種情況下,思格新能源也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從募集資金用途來看,思格新能源也在計劃全方位強化自身實力。一方面擴大研發團隊及提升研發設備及技術,2025-2028年每年新聘約100至200名研發人員,期間總共聘用約700名新員工,這個數字約為現有(截至2025年4月30日)研發人員的1.7倍。
另一方面,思格新能源計劃投入資金強化營銷及售后服務。售后服務體系可以說是戶用儲能行業的關鍵,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將極大增強思格新能源的綜合競爭力,一定程度上弱化其成立時間短、品牌影響力相對較弱的影響。
除此之外,思格新能源也將使用募集資金擴張產能,并用于工商業光儲充解決方案、云原生思格云平臺以及配套產品的開發上。
綜合來看,作為近年來戶用儲能行業的明星企業,思格新能源已經取得了極為突出的成果。不過,在儲能這個巨頭林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思格新能源能否繼續保持高增長,尺度商業將持續關注。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