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越漲,跑路越多,核心還是模式有問題

黃金越漲,跑路越多,核心還是模式有問題
2025年09月19日 12:00 大巴-理財巴士

金價飆漲之下,深圳水貝黃金市場又上演了跑路事件。

上周末,藍鯨記者接到商家爆料,深圳水貝黃金市場出現料商跑路事件,粵寶鑫突然關閉經營場所,負責人失聯。

(來源:藍鯨新聞)

目前,受害者們前往派出所進行登記,警方已正式立案,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推測涉案超千萬。

(來源:藍鯨新聞)

不過,網傳的20家上游料商跑路,并不完全屬實,不少是錯殺的,很大一部分門店都在正常營業。水貝商家跑路也不是第一次了,和行業的性質有關系,交易金額巨大,又很依賴商家之間的信任。

跑路最多的就是中小規模料商,這次也一樣。

所謂料商,營業模式類似買賣中間商,上游拿黃金等原料,賣給下游商家。

這次出事的粵寶鑫,規模比較大,已經在水貝市場經營了兩三年。

在水貝,黃金行業屬于高價值、低利潤,老老實實賣貨賺錢不多,真正能賺大錢的是炒黃金期貨。盈虧同源,料商頻繁跑路,主要也是“炒黃金”失敗。

常見的手法有兩種:

1、“借金做空”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收取下游商家預付款但先不給貨,并且拿這筆錢通過場外渠道做空黃金。如果黃金價格下跌,料商低價購買給商家,賺差價;若上漲,料商需高價補回,并且場外做空虧損,還不起就會跑路。

2、“收定金不發貨”

收取下游定金,延遲發貨,賭未來金價下跌,如果單邊持續上漲,料商就要高價采購,再按原價給貨,造成虧損,如果無法兌付,料商的資金鏈斷裂,就可能會卷定金跑路。

3、“保證金模式”

下游商家可以按照“不定價”的模式拿貨,只需支付10%保證金,約定時間再“定價結算”。

等到了約定時間,如果金價下跌,商家不僅能拿到黃金,還能拿到料商退還的差價;如果黃金上漲,商家也要認賠,大量商家無法補差價,料商的資金鏈斷裂,也可能會跑路。

所以往往是金價越漲,跑路越多,料商上游的供貨方和下游的商家都受影響。

但不管哪種方式,本質都是押注黃金漲跌的過度投機。

正常買賣黃金,不管是實物黃金,還是紙黃金,都沒有問題,承擔的只有黃金本身的漲跌。

有些聽起來收益很高的投資方式則要警惕,比如之前提到的永坤黃金的保管模式,可以提前預定不同克重、周期的金條,承諾金價漲了賺錢,跌了保本。

或者類似水貝商家搞的期權模式,看起來只需小筆錢,就能撬動十倍甚至數十倍的交易,但高杠桿交易帶來的風險也是巨大的,當市場走勢和判斷相反時,風險會快速蔓延。

說到這里,順帶聊聊最近的黃金,金價再一次來到高點。

現貨黃金站上3680美元關口,COMEX黃金期貨盤中最高漲至3728美元,也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國際現貨黃金價格累計漲幅已超40%。

黃金走強,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美聯儲降息預期抬升,9月降息幾乎就是市場共識,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交易員預計美聯儲年內將降息3次共75BP。

降息意味著美元存款、債券等生息資產的收益率下降,投資者持有不生息的黃金所放棄的收益變少,黃金的吸引力相對上升。

美元指數跌破97關口,創兩個月新低。

通常來說,美元和黃金有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當全球經濟衰退、美聯儲降息、通脹擔憂加劇時,美元的吸引力減弱,資金會流向黃金以尋求保值。

持續的地緣政治風險,也在鞏固黃金風險對沖資產的地位。

另外,各國央行持續買入,也是價格上升的一個重要推手。

過去三年,全球中央銀行每年增持超1000噸黃金,并且未來還會繼續增持。

根據6月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黃金儲備調查》(CBGR)顯示,95%的受訪央行認為,未來一年內全球央行將繼續增持黃金。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態度更加積極,同時,沒有受訪者表示會減持黃金。基本是壓倒性認為,黃金長期走勢依然看好。

高盛上調金價預期,全球大宗商品團隊“仍看好黃金”,指出到2026年中,黃金價格有望升至4000美元/盎司,極端情況不排除逼近5000美元關卡。

不過落到投資上,預期和實際行動之間有巨大的不確定性,還是不要押注短期漲跌。

美聯儲降息后,如果其他國家也跟著降息,美元的相對吸引力沒有大幅度下降,那黃金的吸引力就沒那么強,這也是一個不確定因素。

并且,現在的價格已經包括了降息預期,短期有超買風險,也可能會出現回調。地緣政治風險,也有緩和的可能。

總的來說,黃金投資,要正規渠道,千萬別貪高收益去搞各種野路子投資,謹防爆雷,并且要投也是作為配置底倉的一部分,去做小比例配置,既可以在長期趨勢中獲益,又能避免短期波動遭受巨大損失。

財經自媒體聯盟更多自媒體作者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