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雙眼識騙局,守護您的金融安全

擦亮雙眼識騙局,守護您的金融安全
2025年09月19日 23:09 桂桂有話說

近年來,以“減免債務”“代理退保”為代表的涉金融領域“代理維權”亂象持續蔓延,有的已形成有組織的黑色產業鏈、非法利益鏈,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金融市場正常秩序。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應通過正規渠道表達訴求,依法理性維權。

一、“代理維權”亂象的主要表現形式:

1、宣傳信息夸張不實。不法分子通過網站、自媒體平臺等發布信息,聲稱可以“優化債務”“修復征信”“全額退保”。以“維權不成功不收費”“成功處理眾多案件”等為宣傳噱頭,虛構成功案例,誘導消費者。

2、牟利方式花樣繁多。不法分子常以各類“咨詢公司”為偽裝,向消費者收取高比例維權提成、手續費、咨詢費。不僅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信息、聯系方式等,還要求消費者將身份證、銀行卡等交其“保管”,以便其非法出售個人信息牟利、截留維權退還資金,甚至擅自代消費者辦理信用卡、小額貸款等套取資金。

3、“維權手段”涉嫌違法違規。不法分子教唆消費者或以消費者名義發起大量不實投訴舉報,提供夸大或虛假的證據,如編造誤導銷售、暴力催收等情節,虛假報警謊稱身份證丟失被冒名開卡或信用卡被盜刷等。

二、防范金融詐騙的"三拒絕"原則

1. 拒絕出借個人信息

不輕易將個人證件原件交由他人"代辦"業務。妥善保管身份證、銀行卡、保單等重要資料,不隨意掃描陌生二維碼,不點擊不明鏈接,防止個人信息泄露被用于詐騙。

2. 拒絕"高收益"誘惑

面對"職業背債"這類看似輕松賺錢的"好事",一定要保持清醒。切記任何承諾以個人名義貸款,卻聲稱"不用你還"的話術,本質都是騙局。遠離"一夜暴富"、"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3. 拒絕"代操作"服務

不接受"保單托管"、"代為操作"等可疑服務。金融業務必須由本人親自辦理,尤其是涉及資金轉賬、保單貸款等重要環節。如遇所謂"理賠專家"、"代理維權"等人員,應立即通過官方渠道核實。

三、提升金融素養的實用建議平安人壽廣西分公司提醒您:

1. 主動學習金融知識

多學習金融知識,提高對金融詐騙和非法金融活動的防范意識。了解網絡平臺貸款、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常見金融產品,警惕一些機構或平臺所謂"零利息"背后的陷阱。

2. 善用官方渠道

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監管機構官網獲取金融知識,不輕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定期發布典型案例和風險提示,是了解最新詐騙手法的重要來源。

3. 與家人充分溝通

老年朋友遇事一定要和家人及時溝通,多重判斷后再決定。大學生群體在尋找兼職時,應與老師、家長商量,避免因社會經驗不足而上當受騙。

4. 定期檢查賬戶

養成定期檢查銀行賬戶、金融賬戶的習慣,及時發現異常交易。如發現不明扣款、保單狀態異常等情況,立即聯系金融公司核實。

四、共建安全金融環境

金融安全無小事,防范詐騙靠大家。行業發揮聯動優勢,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揭穿金融詐騙的面具,加強金融知識宣教,提升消費者的金融素養,筑牢預防性保護"防線"。

作為消費者,您既是金融安全的受益者,也是守護者。通過提高警惕、學習知識、理性判斷,您將能有效識別各類詐騙陷阱,保護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讓我們攜手共筑金融安全防線,擦亮雙眼,構建金融詐騙防火墻,守護每一份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財經自媒體聯盟更多自媒體作者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