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丨申俊涵?編輯丨林坤
隨著二級市場港股IPO火熱、一級市場港投公司等加碼投資支持,香港科創生態乘勢崛起,對創投機構吸引力不斷提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創投機構謀劃組建香港團隊,并在當地新開辦公室。
今年5月,孚騰國際正式成立,為上海國投旗下孚騰資本在香港注冊的全資子公司;并購基金出身的晨壹基金今年也在香港設立了辦公室,并啟動了新的美元基金;在西安、北京、上海都設立了辦公室的早期投資機構中科創星,今年也計劃在香港設立辦公室,實現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覆蓋。
當許多科創企業尋求香港上市,并以香港為起點開始做國際化業務。對創投機構來說,在香港落地辦公室可以為這些被投科創企業的上市、出海等帶來助力。
同時,在一級市場的早期投融資方面,香港不僅人才優勢與科技資源優勢明顯,并且隨著“創科產業引導基金”等支持政策的提出,香港正成為創業與投資的沃土。另外,對內地許多人民幣機構來說,在香港落地生根,也為其國際化業務布局打下基礎。

香港資本市場重新閃耀
今年以來,香港市場吸引力正不斷提升。老虎集團CFO、老虎證券香港CEO曾慶飛透露,香港資本市場自去年9月以來出現顯著回暖,交易額、換手率及上市公司規模均實現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港股融資額超過1000億港元,同比增長700%,目前有200多家企業在排隊上市,同比增長一倍多。
“在三四年前,如果被投企業因為A股上市困難想去港股上市,我們會有所疑問,甚至會考慮勸企業再觀察下大環境,爭取A股上市。經過這幾年發展,無論是企業還是投資機構,對港股上市都有了很大的態度轉變,香港已經成為具備全球化視野的中國企業上市選擇的重要地點。”博原資本合伙人丁浩說。
據了解,博原資本是博世集團成立的專注于中國深度科技領域的市場化投資平臺,主要投資方向包括可持續交通、智能制造及物聯網、人工智能、半導體和“碳中和”等領域。其投資的黑芝麻智和佑駕創新能在去年登陸港股市場,同時還有一系列被投正在籌備香港上市。
晨壹基金合伙人章童認為,香港資本市場正在重新崛起,并且速度非常快。這一方面得益于中央大力政策支持以及制度創新紅利,另一方面,更深層次驅動因素是內地企業基于出海全球化戰略的主動選擇。
許多被投企業在當前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內卷競爭加劇、增速放緩以及地緣政治帶來的產業鏈重構等,這導致出海成為許多被投企業下一步發展的必選項。香港資本市場擁有良好的國際投資人基礎和很好的法治環境,因此成為許多企業出海的首選。
過去,中國企業主要是產品出海,以銷售為主,將產品銷往海外。隨著產業鏈重構,現在很多企業是產能出海,整個銷售體系架構可能在海外重新構建,這帶來了巨大的資金需求。香港通過各種政策吸引全球頂尖人才,重點布局硬科技、生命科學等前沿產業,為創新企業提供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拓展的全鏈條支持,作為投資機構,鼓勵被投企業抓住制度紅利,盡快借助香港資本市場優勢實現全球化布局。
“我們最近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希望能夠借助香港資本市場的力量,為公司的快速發展帶來助力。”天星醫療創始人董文興說。
據了解,天星醫療是一家專注于運動醫學整體臨床解決方案的創新型醫療器械公司。自啟動全球化商業網絡布局以來,公司產品已經進入50余個國家及地區。過去三年,公司收入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約50%,尤其在海外收入快速增長。
董文興坦言,公司業務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在營收快速增長的過程中,香港作為國際化的融資平臺對公司發展非常重要,在提升公司在全球的品牌力、吸引國際化人才、快速做好國際融資平臺等方面都具有優勢。

一級市場早期投資生態加速完善
除了香港資本市場的崛起對擬上市企業充滿吸引力,香港的一級市場早期投資生態建設也在不斷完善。
2024年10月,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布其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時提出,香港將設立100億港元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成立母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戰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機械人、半導體與智能設備、先進材料和新能源等,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
并且,發揮港投公司“耐心資本”力量,港投公司會繼續引導和杠桿市場的資金,合力吸引創科企業落戶和扎根香港。據了解,港投公司素有“港版淡馬錫”之稱,主要承擔著香港招商引資與科創培育工作,目前其已引入思謀科技、百圖生科、銀河通用等知名AI企業。
今年9月17日,李家超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指出,備受關注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將于2026—2027年度啟動,由政府積極引導市場投資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
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鐘永喜表示,香港早已不再是傳統的“貿易中轉站”,而是進階為“超級增值人”——為企業提供創新生態、人才、市場、資本與全球資源配置的全面賦能。香港的創新生態正在加速成型。政府投入超過2000億港元推動科創,北部都會區和新田科技城可以為創新企業提供土地空間。而人才方面,香港擁有5所全球百強高校,通過“高才通”“優才通”等計劃已吸引超過20萬高端人才落戶,“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地”的定位日益清晰。
“香港有許多發展科創的配套支持政策,作為最早一批在內地開展實業與投資布局的港資背景機構之一,搭建‘香港產業資本平臺’是我們現階段的主要戰略發展方向之一。”溢倡資本董事長曹志欣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據了解,依托家族核心成員在港及國際資源網絡,溢倡資本正著力推進跨境資本協同,搭建“香港產業資本平臺”。具體來說,溢倡資本對接香港特區政府相關機構,包括港交所、香港科技園、數碼港、各大高校及國際資本市場,聯通內地優質科創項目與境外資源,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綠色低碳等領域企業提供境外募資、資本對接及國際化發展支持。該平臺擬通過設立產業基金、香港產業加速器等載體,集成項目路演、資本引導與國際資源對接功能。
近日,溢倡資本與母基金周刊(FOFWEEKLY)發布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攜手,推動內地與香港在科創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未來,雙方將聯合在港央企等合作伙伴,周期性分賽道、分階段組織內地科創企業及GP赴港,與香港特區政府部門、在港VC/PE、母基金、主權基金、家族辦公室及IPO基石基金等外資機構進行深入對接。

內地創投爭設香港辦公室尋求國際化
當香港科創生態乘勢崛起,許多內地創投機構正接連設立香港辦公室,尋求業務國際化。
比如在今年5月,孚騰國際正式成立。近日,在2025母基金年度論壇暨第六屆鷺江創投論壇的香港投資專場活動上,孚騰資本孚騰國際(香港)總經理張森森介紹稱,孚騰國際主要是為了幫助孚騰系被投企業出海,將香港作為出海第一站。
今年8月底,上海國投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戴敏敏帶隊訪問香港,孚騰資本負責人、孚騰香港團隊參與陪同。據了解,為支持優秀科創企業對接香港資本市場,訪問團此行專門帶領部分被投優秀企業代表,集中拜訪了香港交易所。
除了上海國投旗下的孚騰,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還有多家國資機構計劃在香港設立辦公室。晨壹基金也已進行香港業務布局,同時,今年8月,港交所宣布,委任晨壹基金管理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團前董事會主席張勇為港交所旗下中國業務咨詢委員會成員。
還有一些早期投資機構也謀劃將業務發展到香港,比如,中科創星正計劃在香港設立辦公室,實現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覆蓋。
“在大灣區,香港科技發展實力強勁,這里的高校和科學家資源非常豐富。所以,我們選擇未來在這里落地辦公室。同時,在香港設立辦公室也能夠使得我們的業務變得更加國際化,硬科技企業未來也是必須要出海的。”今年6月,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提到。
“香港正在全力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對創投機構來說,抓住香港科創發展的機會就是抓住未來。并且,許多人民幣機構也都有著雙幣化的想法,香港可以說是內地人民幣機構走出去的橋頭堡。”一位在今年頻繁出差香港的創投機構合伙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說。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