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僅靠美聯儲降息,難解美國經濟困境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25年9月19日, 12:48
晨霧 / 轉帖
當地時間17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4.00%至4.25%之間。這是美聯儲2025年第一次降息,也是繼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表示,美聯儲此次降息是為緩和與白宮的矛盾,同時對沖特朗普關稅政策所造成的市場緊張和市場壓力,但能否取得效果令人質疑,而且會對美元地位造成嚴重沖擊。美國若想真正提升經濟質效,須打出下調關稅、開放市場等一套組合拳方能實現。
美國東部時間9月17日下午2時,美聯儲發布聲明稱,近期指標顯示,上半年經濟活動增長放緩。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略有上升但仍處于低位。通脹率有所上升,且仍處于略高水平。委員會尋求長期實現就業最大化和2%的通貨膨脹率。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依然很高。委員會關注到雙重使命面臨的風險,并判斷就業下行風險已經上升。為支持委員會達成目標,并考慮到風險平衡的轉變,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4.00%至4.25%之間。
在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上,降息決議是以11票贊成1票反對的結果獲得通過,唯一反對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經濟顧問斯蒂芬·米蘭,他呼吁更大幅度寬松。米蘭于周二獲參議院批準成為美聯儲理事,并在此次會議上投票支持降息50個基點。
在會后的記者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強調,美聯儲的決策始終以經濟數據和風險評估為依據,不會因政治考量而改變方向,他呼吁外界不要誤以為美聯儲會在政治壓力下作出利率決定。鮑威爾表示,美國就業市場疲軟是他和其他政策制定者當前的首要考慮因素。
鮑威爾還稱,本次降息屬于“風險管理”性質的舉措。他強調,會議期間并未就一次性大幅降息50個基點形成廣泛共識,因此不認為有必要迅速調整利率。未來的政策路徑將繼續以“逐次會議決策”為原則。
對此,劉志勤表示,此次美聯儲降息既出乎意料,也在預料之中。之所以在預料之中,是因為長時間以來白宮和美聯儲始終在為降息問題爭論不休,并且白宮還試圖通過權力來施壓美聯儲降息。在此情況下,美聯儲扛不住壓力,就會被迫不得不降息。
“國際市場格外關注此次降息,主要是因為這涉及到政府和市場之間的博弈。而博弈結果顯而易見,政府占了上風,且解雇了美聯儲理事庫克。雖然聯邦法院隨后駁回了政府這一解雇企圖,但該事件引發的連鎖反應不僅威脅庫克的個人地位,更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權威及機構獨立性構成挑戰。此外,特朗普政府還對美聯儲進行人事干預,任命了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進入美聯儲履職,導致美聯儲失去了獨立性這一特色?!眲⒅厩谡f。
據CNBC消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接受采訪對美聯儲“大刀闊斧”降息予以鼓勵。他說,“特朗普總統在經濟治理方面非常精明,我認為他幾乎每次(批評美聯儲)都說對了”?!皢栴}在于,美聯儲一直落后于局勢。我們希望他們能開始以一種大刀闊斧的方式迎頭趕上”。
周四,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熱門人選、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表示,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是邁向大幅降低利率的良好第一步。有分析認為,哈塞特的話表明美聯儲降息決定似乎得到白宮認可。
在劉志勤看來,此次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可以視為是一種緩沖和表示,通過部分讓步的方式來解決白宮所產生的不滿情緒。但與此同時,這對國際市場會產生較大沖擊,特別是對于美元的權威性和美元的地位產生負面影響。美元之所以能長期占據全球主導貨幣地位,美聯儲的獨立性是關鍵因素之一。如果美聯儲發生根本性變化,那么美元的變化也是勢在必然。
至于其他國家,此次降息幅度雖然不大,但是對各國經濟和市場會產生一定沖擊,只是這種沖擊比較有限,因為降息的風聲已經吹了半年有余,各國市場和政府包括貨幣政策都做好了應對準備。不過降息對于各國貨幣流動性的影響會增強,后續還需要繼續觀察市場的真正反應。
“美國之所以采取降息措施,主要是為了獲得流動性來對沖特朗普關稅政策所造成的市場緊張和市場壓力,但能否取得這一效果非常值得懷疑。各國的反應也表明,降息的作用會非常有限,并不能持久地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組合拳政策才能真正實現經濟質效的提升,包括考慮降低或取消關稅,開放美國的市場,再配合以適當降低利稅的政策。如此一來,才有利于經濟發展,特別是穩定市場預期?!眲⒅厩诳偨Y稱。
最新公布的點陣圖顯示,今年內還將再降息兩次(各25個基點),比6月預測多出一次。同時預計,2026年和2027年還將分別降息一次(各25個基點)。其中一名美聯儲官員預測,到今年內政策利率將再下調125個基點。
最新經濟預測中位數顯示,美聯儲預計年底通脹率仍為3%,高于2%的目標;失業率預測維持在4.5%,經濟增長預期小幅上調至1.6%(此前為1.4%)。
信息來源:2025-09-19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https://sputniknews.cn/20250919/1067514901.html
【聲明】本文為轉發分享,已經注明來源。不代表本平臺贊成或反對原作者的觀點,文責和版權屬于原作者。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