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一早扒大宗商品行情,差點以為屏幕看反了——油價連著三天往下滑,黃金和銅倒悄悄往上走,這一跌一漲的反差,可不是市場瞎折騰,里面藏著實實在在的門道。
我是幫主鄭重,做了20年財經記者,專做中長線投資,聊行情不愛堆數字,就愛跟大伙兒嘮透背后的邏輯。先說說跌的油價,周五是連著第三天跌了,WTI原油收在62.68美元/桶,11月的合約也跌到62.4美元。核心原因很直接:之前懸著的“次級關稅”擔憂,被特朗普那邊給壓下去了——市場本來慌著關稅加碼會影響原油需求,這口氣一松,油價自然少了個往上頂的勁兒。另外還有個短期小插曲,10月的原油期貨合約要到期,交易員們忙著換合約“展期”,也把市場震得更厲害點,這屬于交易層面的波動,不算大趨勢的事兒。
再看逆勢走強的黃金,現貨金漲了1.06%,收在3682.84美元/盎司??赡苡腥擞浀?,周三美聯儲一宣布降息25個基點,金價直接沖了歷史新高,結果鮑威爾說話沒那么“鴿”,又回落了25美元左右。但現在市場沒慌,反而在“找新立足點”——就像有個策略師說的,黃金這陣子是盤整期,之前漲了一波歇口氣,但資金還是偏向買,只是暫時沒那么急著沖3700的高點。畢竟大伙兒心里有數,今年美聯儲大概率還能再降兩次息,這寬松預期可是黃金今年漲39%的大靠山,中長線的支撐沒斷。
還有倫敦銅,也漲了0.49%,快摸到1萬美元/噸了?;ㄆ熳钚碌膱蟾姘堰壿嬛v得很透:銅價現在是“穩住等明年”——接下來幾個月需求可能還會有點壓力,但明年就不一樣了,全球制造業一復蘇、美元再走弱,加上早早就預期到的“供應短缺”,銅價有望沖到1.2萬美元/噸。而且他們預計四季度銅均價就是1萬美元,跟現在價格差不多,這說明眼下銅的上漲,不是瞎炒,是提前在反應明年的供需邏輯。
做了20年財經記者,我總說看大宗商品別盯著單日漲跌鉆牛角尖,得拆清楚“短期波動”和“長期邏輯”。油價這波跌,有關稅緩解的短期因素,也有合約展期的操作影響,別急著說“趨勢變了”;但黃金和銅的漲,背后是美聯儲寬松、明年制造業復蘇的硬邏輯,這才是中長線要抓的核心——黃金靠的是貨幣政策寬松,銅靠的是供需缺口,都是能站得住腳的支撐。
我是幫主鄭重,下次大宗商品再出這種“分化戲碼”,咱再慢慢掰扯清楚。做中長線的,不被短期行情帶偏,抓準核心邏輯,才是真本事。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