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貝多商業&貝多財經
近日,浙商銀行再收大額罰單。對此,服務浙商銀行的公關公司也十分積極,試圖通過投訴的方式處理輿情。
2025年9月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列表顯示,浙商銀行、華夏銀行均收到大額罰單。其中,浙商銀行因相關互聯網貸款等業務管理不審慎被罰沒合計1130.80萬元。
圖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9月11日、12日,貝多商業&貝多財經發布了相關解讀文章,但遭到了名義為浙商銀行,但落款為“上海漢濂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的多次投訴。對方稱,稿件表述中“(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金額)四年實現了幾何倍的增長”,表述不實。
經核查,根據浙商銀行各年年報數據披露,截至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浙商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的不良貸款金額分別約為24.85億元、23.99億元和40.86億元,2022年末約為62.48億元,2023年和2024年分別約為90.86億元、84.98億元。
不難看出,浙商銀行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規模從2021年開始快速增長,當期凈增加約16.87億元。2022年,該指標凈增加21.62億元,2023年凈增加28.38億元,而2024年則相較前一年減少約5.88億元。
從這個角度而言,浙商銀行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規模增長速度不可謂不快,從2020年的約23.99億元逐步攀升至2023年的90.86億元,相對增長約278.74%,凈增加約66.87億元,而2024年則稍有回落。
圖源:浙商銀行2024年度報告截圖
根據浙商銀行2025年半年度報告,浙商銀行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規模再次增長。截至2025年上半年,該行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金額約為91.91億元,比2024年末增加6.93億元。同時,不良貸款率1.97%,比2024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
在此之前,上海漢濂商務咨詢有限公司同樣以浙商銀行的名義對相關稿件進行了投訴。天眼查APP信息顯示,上海漢濂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法定代表人為趙靖偉,股東包括趙靖偉、王永勝,分別持股99%、1%。
那么,這家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呢?從經營范圍來看,包括一般項目:商務代理代辦服務;酒店管理;票務代理服務;旅游開發項目策劃咨詢;企業管理咨詢;社會經濟咨詢服務;市場營銷策劃;企業形象策劃;廣告設計、代理;廣告發布;市場調查(不含涉外調查)等。
而從相關招標信息來看,上海漢濂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曾作為參審供應商參與競標“中國銀聯2025年基礎廣告設計與制作服務定點采購項目”和“中國銀聯2024年輿論公關服務采購項目”等,但均未中標。
以此來看,上海漢濂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公關業務的公司。從過往投訴記錄而言,該公司是浙商銀行的公關公司之一。但從行事風格來看,該公司的投訴行為并不高明,投訴理由也不足以令人信服。
合理解讀行為,卻遭到第三方公司的頻頻投訴。若浙商銀行方面真心覺得稿件有問題,請親自下場論證,何必借他人之手?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