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三阿哥又長高了。”這是甄嬛傳中,齊妃的經典臺詞。每一次,齊妃好不容易盼到了皇上,來來回回只會說這一句話。因為除了說它,她想不出還有什么能稍微討到點兒皇上的關心。
前兩日,在一個無人在意的角落,那位年老色衰,常被遺忘在深宮中的“齊妃”:北汽制造,生的三阿哥銳勝汽車,宣布獨立。
與別的“妖艷賤貨”不同,在汽車品牌都想著“多生孩子好打架”,SUV、轎車、MPV全面開花的時候,銳勝卻表示:我們是國內首個只做MPV車型的品牌。
此招,看似要的不多,實則小伏低,胃口不小。
銳勝揚言只做MPV,是因為它聞到了油腥味。
要知道,MPV的賽道,始終存在一個兩極分化的困局:高端市場被溢價車型壟斷,(像埃爾法、威爾法這些,價格高高在上,配置豪華,主打商務和高端家庭出行,但價格卻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
而低端產品則陷入配置妥協的惡性循環。(大多是工具車屬性,空間大,能拉人載貨,但舒適性、配置等方面都非常一般,主要面向價格敏感、注重實用性的群體。)
因此,這兩極之間顯然被撕裂出了一個巨大的豁口,——也就是12萬~25萬元這個范圍,缺乏真正能滿足消費者對品質、配置、舒適性等多方面需求的MPV產品。這個“大洞”就是新商機的迸發的空間,銳勝正在狩獵的也就是這塊空白。
一言既出是一回事,能不能成事兒又是另一回事。銳勝雖然才剛起步,但你看它的媽“北汽制造”也明白一些事了。
所以就不得不提北汽制造曾經的“BJ212”這款車型了,當初有多期待,后續就有多拉胯。銷量方面,慘不忍睹四個字足以概括。盡管價格夠便宜,最低配車型只要幾萬塊,在方盒子越野車硬派越野領域算是價格低洼,但賤賣也沒能救起它的銷量。甚至一步步將“212”的經典IP變得沒有聲量。至于如今每月就賣幾百臺,想和那些動輒月銷過完的熱門車比,人家還不樂意。為何如此?除了一籮筐產品問題,品牌影響力也很關鍵。
北汽制造這些年在市場上的聲量小的像蚊子,許多消費者甚至都分不清北汽制造,和北汽集團。可實際上,北汽制造早就歷經多次易主,和北汽集團沒啥關系了,但品牌一直沒打造出什么影響力,消費者在買車的時候,想了一圈都想不到它。
“BJ212”在北汽制造手中,自1965年誕生以來,長期都保持著比較原始的設計和配置。在202424年品牌升級前,其內飾一直較為簡陋,充斥著大量硬塑料,缺乏中控屏等現代化配置。安全配置方面也比較欠缺,基本的安全氣囊、車身穩定系統等在很多版本上都缺失。同時,車輛的裝配工藝粗糙,存在異響、漏水等問題,這些都受到了車主的廣泛吐槽。2024年8月,212品牌煥新后的首款車型T01上市,上述問題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圖:車質網‘北汽制造212經典’相關問題部分投訴截選)
母體腐朽,所以銳勝的脫離可能真是走對了路。
獨立前,銳勝作為北汽制造旗下的MPV產品序列,其實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它的銷量實現了超50%的逆勢增長,在兼用MPV市場的份額從23%提升到了37.9%,還登頂了細分市場,這至少說明它的產品定位和市場策略還是有一定效果。
獨立后,銳勝有了更多的自主權。為了實現目標,銳勝制定了“三步走”戰略。2025 ~2027年全力搶占市場份額,提升品牌知名度;2027 ~2030年邁向主流陣營,成為MPV市場的重要力量;2030年劍指MPV市場領導者地位。從規劃來看,野心大大滴有,能不能成得另說。
先不論車做的如何,首要任務是解決大眾對銳勝提出的:“你誰啊你?”的品牌認知問題。
大眾能否在連銳勝他“媽”北汽制造都認不清的情況下,知道它是誰?要讓消費者知道銳勝,且了解其產品優勢和品牌理念,需要大量的宣傳投入和精準的營銷策略。
“看見”MPV細分市場的商機,恐怕只是銳勝能走出的最容易的那一步,而能否通過精確的產品定位和市場策略來打開局面,才是關鍵。要知道,比亞迪、吉利、長城等品牌也都死咬著MPV這塊餅不打算松口,銳勝應該如何從競品口中撕下肉來盤活整個品牌,而不是踏上曾經的212的老路?
你們覺得銳勝能成功么?評論區嘮嘮~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