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降息了。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7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4.00%至4.25%之間。這是美聯儲2025年第一次降息,也是繼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消息一出,投資者開始評估美聯儲利率決定和預測,美股聞風而動。與此同時,美聯儲能否維持其獨立性再次引發外界擔憂。
降息未消除特朗普的不滿情緒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降息問題上,與美聯儲、特別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用“不共戴天”來形容,也未必過分。如果美聯儲是政府機構,鮑威爾可能已經被特朗普撤換幾次了,其他美聯儲成員,大多也會被特朗普換個遍。
苦于美聯儲的獨立性相對較強,撤換美聯儲主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對特朗普來說,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關撤換鮑威爾的狠話,也不知講了多少遍,可鮑威爾仍然穩穩地坐在美聯儲主席的位置上。
那么,這一次的降息,能否緩和鮑威爾與特朗普的關系呢?特朗普是否滿意這次降息呢?很顯然,這次降息對特朗普來說,不滿情緒仍然占據明顯上風。且不說這次降息是特朗普多次狠話后的“成果”,單是25個基點的降息,顯然不是特朗普期望的降息幅度。
在這次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投票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那就是投票結果為11比1,贊成降息25個基點的10票,反對的1票。那反對票來自誰呢?一個叫米蘭的成員,他是特朗普安插到公開委員會的“自己人”,他主張降息50個基點。
也就是說,降息25個基點,不是特朗普希望看到的結果,他的目標是至少50個基點。這也意味著,美聯儲就算降息25個基點,也沒有能夠打消特朗普的不滿情緒,反而可能讓特朗普更加不滿。
尷尬而無奈的美聯儲
美聯儲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它的獨立性,亦即美聯儲在制定貨幣政策時,可以不受聯邦政府的牽制和支配,總統也無權干涉美聯儲的決策。美聯儲出臺什么樣的貨幣政策、利率政策,都是依據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投票結果決定,而不是哪個人說了算。公開市場委員會在投票前,也要經過反復醞釀與討論,廣泛聽取多方意見。因此,美國總統對美聯儲也沒有直接指揮權。
如果總統是一位相對溫和、有大局觀的人,與美聯儲的關系會比較好,也比較和諧。反之,可能就會雞飛狗跳了。特朗普與美聯儲之間,從他的首個任期開始,就一直很別扭,一直不協調,以至于特朗普反復發誓要撤換鮑威爾。
對鮑威爾及其美聯儲來說,實際也非常尷尬。按照美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經濟不穩定并伴有下行風險、就業狀況不佳,是不爭的事實。同時,通脹有上行壓力,且在關稅戰的作用下,上行的壓力更大,也是不爭的事實。在兩個完全對立的壓力面前,美聯儲如何制定出臺貨幣政策,對美聯儲來說,確實是一件非常為難的事。
從實際情況來看,也不是鮑威爾不尊重特朗普,而是特朗普行事太過隨意而激進,讓美聯儲和鮑威爾沒有辦法適應。一旦過度降息,造成通貨膨脹快速上行,所有的矛盾就都會集中到美聯儲身上,顯然,這是鮑威爾和美聯儲其他成員不希望看到的,也是不可能放任的。自然,也就會與特朗普發生沖突了。
也正因為如此,在這一次的貨幣政策調整中,美聯儲選擇了折中方案,亦即既降息,又不是大幅降息,而是溫和降息、試探性降息,按照美國當前的經濟狀況,溫和降息對喜歡大起大落的特朗普來說,就不是選項了,在情緒上表示不滿,也就成了必然。
美聯儲降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此次美聯儲降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存在的。影響來自于直接和間接兩大方面:從直接的影響來看,股市得到提振,資金流入股市的概率增加;黃金價格又將面臨新的考驗,原本就已經可以擠出水分的黃金價格,會在美聯儲降息中進一步擴大水分;美元進入弱周期,資金向新興市場流入,也給新興市場帶來泡沫風險和資金大進大出風險;發達市場承壓加大,跟進降息還是維持現狀,面臨較大考驗;債券市場趨于穩定,預期明確,價格也會比較穩定。
從間接的影響看,由于此次美聯儲降息,既是溫和降息,也是試探性降息,是通過25個基點的降息,看一看市場的反應,也關注一下通脹的變化。因為,25個基點的降息,總體影響力是不大的。反之,如果此次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負面影響就會比較大,市場對美國經濟會不會出現衰退的擔憂會大幅增強。同時,其他國家貨幣政策的調整,也留下更多觀察的空間。因此,美聯儲選擇穩健型政策調整,還是有利于國際金融市場穩定的。
從總體上講,這次美聯儲的降息政策,既是美聯儲與特朗普的又一次較量,也是美聯儲的一次試探性政策演練,還是外界觀察美國經濟的一次良好機會。至少,從美聯儲選擇25個基點來看,說明美國經濟還沒有出現明顯衰退跡象,外界可以不用擔心特朗普政府會實施更加激進的政策。需要擔心的,就是除關稅外,特朗普還會使出哪些損害其他國家利益的招數。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