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18日報道,18日,上海建工股價站上3.88元/股,為2015年11月底以來新高。
隨之,一則“上海爺叔”終于解套的消息,也引爆網絡。
據第一財經報道,“上海爺叔”堅持十年加倉上海建工,仍未回本的持股故事也成市場情緒催化劑,一位網名為“上海建工爺叔”的投資者,十年間每月用退休金補倉,持倉成本從6塊一路補倉至3.8元,至今仍未解套,引發網友“一人一手助爺叔解套”的接力熱潮。
而隨著18日上海建工再度收獲一個漲停,收盤價達到3.88元/股,“上海爺叔”也終于解套了。
顯然,解套只是說可以不虧本地賣出了,本金能夠收回了。扣除手續費,會不會還虧一點,需要算賬。但是,10年的煎熬,估計也是“上海爺叔”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不然,面對解套,不可能如此興奮。
事實是,像“上海爺叔”這樣的股民,在股市比比皆是?!吧虾斒濉边€算是幸運的,不管怎么說,本金還回來了。那些至今仍然在深坑中的股民,可能連哭的力氣也沒有了。
殊不知,2015年是股市大起大落最嚴重的年份,瘋狂背后的狂跌,讓無數人掉進深淵。能夠像“上海爺叔”這樣通過連續補倉走出深淵的,也沒有多少。因為,此后的股市,根本就沒有留給投資者、尤其是普通投資者機會。
“上海爺叔”,只能是股市中的堅韌者,也是股市中的堅守者。他不惜用養老金也要把上海建工堅定地做下去,把自己的股價從6元/股做成3.8元/股,確實是太不容易了。
那么,這樣的炒股經歷,能給股民什么體會呢?很顯然,不會有什么好的體會,而是艱難的體驗。它不是價值投資,也不是長線投資,更不是戰略投資,就是因為套在里面了,不想虧錢賣股,于是,就不停地加倉,最后勉強解套。而這次解套,也是因為上海建工連續五板,不然,還得堅守。
反過來,如果“上海爺叔”把錢存在銀行,恐怕就不需要擔這么多心,也不要持續加倉,而只要坐等利息就行。
股市對老年投資者來說,還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資金實力嚴重不足的投資者,觸碰股市,很容易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不利影響的。
而對其他投資者來說,讓他們像“上海爺叔”這樣,守著一只股票持續加倉,估計也不會有這么大的耐心。這也意味著,炒股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說,都是不可觸碰的東西。
這也意味著,“上海爺叔”的炒股經歷,如果說給人以啟示的話,就是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要有決心。否則,就可能虧得啥也沒有。反過來,如果不炒股,也就不需要有這樣的耐心、信心和決心。
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信心和決心,就不要去炒股,更不要去炒風險極大的股。
“上海爺叔”解套了,只是本金沒有損失,利息呢,也就別考慮了。至于勞動嘛,在股市,是從來不考慮勞動力成本的。
如果在企業加班幾小時,老板不開工資,絕大多數人都會不干。在股市一待就是一天,不僅不發錢,還要虧錢,卻是誰也沒有怨言。
風險場,或許過的就是這樣的日子。沒有風險承受能力者,還是遠離風險場,包括股市、賭場和其他投資場。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