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從伯克利走出的中國面孔,大眾認知常局限于王力宏的創作才華、王源的青春流量,或是歐陽娜娜的器樂光環。事實上,這座百年名校的華語音樂版圖,遠比我們想象的更遼闊,藏著一批在不同賽道深耕的實力派音樂人。
今天就為大家盤點8位從伯克利走出的優秀中國音樂人:他們有人以爵士為魂,有人以國風為骨,有人用R&B傳遞溫度,每一位都帶著專業功底與獨特風格,在華語樂壇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篇章。
- 田珍 Jenny T.:時光敘事者 | 前Sunbeatzz樂隊主唱
田珍作為中美融合樂隊Sunbeatzz的前主唱,她持有伯克利音樂學院雙學位,于今年推出個人首張專輯《記得懂得》,用9首作品完成一場關于時光與自我的“人生復盤”。
專輯以“早晨-午后-夜晚”為敘事軸線,巧妙融合爵士樂的即興靈動、搖滾樂的灑脫張力與古典編曲的細膩敘事,以“時間是一條河流蜿蜒的旅途”道盡歲月通透,用“經年后學會珍惜那最初勇氣”喚醒成年人的初心,解構浪漫本質。她醇厚的女中音搭配千禧年懷舊合成器音色,既蘊含著橫跨半個地球求學、巡演的音樂余韻,也沉淀著頂級樂理與livehouse煙火氣發酵的獨特質感。
- 余佳運:都市治愈家 | R&B磁性男聲
余佳運是華語R&B新生代中極具辨識度的唱作人,2017年畢業于伯克利音樂學院音樂制作與錄音工程專業,憑借自帶“暖意濾鏡”的磁性嗓音,成為都市人深夜耳機里的“情緒治愈師”。
他的作品始終以“共情”為核心,履歷與成績清晰可溯:2016年發行單曲《我想》,直白歌詞搭配輕快R&B旋律,成為婚戀場景的高頻BGM;2017年推出《情話》斬獲網易云音樂原創盛典“年度十大熱門單曲”;2022年與氣運聯盟合作《販賣焦綠指南》,跳出情愛主題,精準戳中當代人內卷焦慮,用流行搖滾曲風傳遞“拒絕焦慮”的態度。伯克利的專業訓練讓他既能把控編曲的層次感,又能讓每首歌都充滿生活溫度。
- 錢潤玉:國風造夢師 | 國風融合先行者
錢潤玉畢業于伯克利音樂學院作曲系,堪稱“國風創新者”。她擅長以國際化編曲手法重構國風元素,讓傳統美學與現代流行碰撞出新鮮火花,作品履歷與風格定位高度契合。
她的代表作《紅馬》堪稱“新國風標桿”:將“紅馬踏過江南岸,春風拂過楊柳灣”的歌詞靈動俏皮,在短視頻平臺引發超50萬次翻唱,播放量破億;同年發行的《若把你》,以古典意象為核心,搭配現代和聲設計,讓國風韻味與流行聽感實現完美平衡;隨后翻唱周杰倫《青花瓷》時,她大膽加入復古合成器音色。在她的音樂里,“國風”從不只是樂器的堆砌,而是與流行、電子、爵士無縫融合的“新中式美學”——既保留東方故事的韻味,又兼具國際潮流的質感。
- 黃韻:跨洋融合爵士領航者 | 全能音樂教育家
黃韻是2013屆伯克利音樂學院歌唱表演專業畢業生,也是華語樂壇少見的“全能型爵士音樂人”——從演唱、創作到樂隊領導、音樂教育,每一個領域都有扎實履歷與亮眼實績支撐。
在伯克利于中國尚未擁有如今這般高知名度時,黃韻便是首位連續兩年登上Newport民謠音樂節的中國籍音樂人。她的音樂視野兼具國際化與東方性,2014年創立美國首支中國融合爵士大樂隊“Yun And The New Definition”,帶領樂隊登上北京BlueNote、Newport民謠音樂節等國際舞臺。近年她的原創作品持續突破:填補華語粵語爵士領域的空白;全新單曲《花漏日》更以“夏日陽光漏過花葉”為靈感,融合Jazz ballad、trip hop與old swing風格,邀請國際首席愛樂樂團參與弦樂錄制,歌詞盡顯浪漫質感。
- Julia Wu:臺潮唱跳女王 | 多元風格玩家
Julia Wu(吳卓源)畢業于伯克利音樂學院(流行演唱與音樂制作相關專業),是臺灣樂壇公認的“風格多面手”,作品履歷與舞臺表現均有明確數據支撐。
她的音樂風格橫跨R&B、電子、嘻哈與抒情:2018年發行單曲《Play》,以強勁電子節奏搭配“姐就是要Play,不管別人怎么說”的拽酷歌詞,成為其唱跳代表作;2020年推出《孤獨的人是可恥的》,用細膩唱腔演繹“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可我卻戒不掉這寂寞”,引發都市人群共鳴;2019年與Higher Brothers合作《Lover Boy 88》,在Spotify華語榜單停留超12周,播放量破千萬。是臺灣新生代中兼具實力與人氣的音樂人。
- 魚麥扣:熱血搖滾客 | 流行搖滾/J-Rock先鋒
魚麥扣畢業于伯克利音樂學院現代音樂制作專業,專注于日式搖滾(J-Rock)風格,原創作品均有明確發行信息與風格指向,且在影視原聲領域亦有亮眼表現。
他的音樂以“熱血”與“青春”為核心,既有獨立單曲創作,也有影視OST加持,2021年推出《逆著光》,“就算跌倒也要逆著光跑,我的夢想不會被打倒”的倔強歌詞搭配急促鼓點,進一步強化日式搖滾的張力;同年,他為國產動畫《時光代理人》演唱主題曲《Dive Back In Time》,該曲隨動畫熱播收獲廣泛關注,成為其標志性影視OST作品;伯克利的學習經歷讓他在編曲上既保留日式搖滾的熱血內核,又融入現代搖滾的潮流元素,感染力十足。
- 鄭俊樹:深情 vocal 匠 | 實力唱將型音樂人
鄭俊樹是2018屆伯克利音樂學院聲樂表演專業畢業生,早年因2014年《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翻唱《Someone Like You》被觀眾熟知,后通過專業深造進一步打磨vocal實力,作品始終聚焦“深情”風格。
他的音樂以細膩人聲為核心:2019年發行原創單曲《你》,“你是散落人間的星,照亮我前行的路”的溫柔歌詞搭配大氣編曲,在高低音轉換間盡顯vocal控制力;2022年推出《晚安》,在網易云音樂收獲超10萬條評論;2023年翻唱《慢慢喜歡你》,跳出原曲的輕快風格,以醇厚嗓音演繹“慢慢喜歡你,慢慢的親密”的綿長愛意,在B站收獲超100萬播放量。此外,他還為影視劇《親愛的,熱愛的》演唱插曲《給未來》,兼具“唱”與“創”的能力,是舞臺上實力與口碑兼備的唱將。
- Siena Wu(吳思賢):迷幻氛圍營造者 | Alt-pop女聲代表
Siena Wu(吳思賢)畢業于伯克利音樂學院流行制作與寫作專業,是華語Alt-pop(另類流行)領域極具辨識度的新生代女聲,作品風格與獎項履歷清晰明確。
她的音樂以“迷幻氛圍”為核心:2020年發行單曲《Float》,空靈嗓音搭配朦朧電子音效,“我像羽毛一樣漂浮,在無邊無際的天空”的歌詞讓人仿佛置身云端,該曲獲獨立音樂平臺“年度推薦單曲”;2021年推出《Ghost》,再次斬獲“年度最佳另類單曲”;2023年發行《Lemonade》抖音平臺相關話題播放量超5000萬。伯克利的專業背景讓她敢于嘗試實驗性編曲,也讓她成為華語Alt-pop領域不可忽視的新銳力量。
伯克利的華語音樂版圖,藏著多元的專業力量,當我們跳出“流量標簽”,會發現伯克利為華語樂壇輸送的,是一批“扎根專業、風格鮮明”的音樂人:田珍用時光沉淀音樂厚度,余佳運以R&B傳遞都市溫度,錢潤玉讓國風煥發新意,黃韻用爵士連接中外,Julia Wu、魚麥扣、鄭俊樹、Siena Wu則分別在唱跳、搖滾(含影視OST)、聲樂、另類流行領域深耕。
他們的履歷清晰、作品扎實,既帶著伯克利的專業基因,又深植華語文化土壤——這正是伯克利的魅力:它不培養“復刻型”音樂人,而是鼓勵每個人找到獨特的音樂表達。而這些從伯克利走出的中國音樂人,也正在用作品證明:華語音樂的未來,不僅有流量的喧囂,更有專業與熱愛澆灌出的、多元而鮮活的力量。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