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觀月度觀察|經濟繼續修復筑底 消費和投資仍需加力

經觀月度觀察|經濟繼續修復筑底 消費和投資仍需加力
2025年09月19日 23:56 經觀APP

李曉丹 實習生 魏琛琪 何抒澄/文當前,經濟正處于筑底修復的關鍵階段,盡管部分指標呈現邊際改善跡象,但整體經濟仍面臨多重挑戰。需要注意的是,消費內生動能偏弱,居民信貸受到影響,房價在四季度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工業領域的上游下行壓力需要通過政策進行調節,企業盈利和財政發力是金融數據改善的關鍵。

宏觀數據顯示,2025年8月CPI同比增速降至-0.4%,PPI從-3.6%上升至-2.9%;制造業PMI由49.3%上漲至49.4%,新增人民幣貸款5900億元;M2增速與上月持平,增速為8.8%。

由《經濟觀察報》發起的“經濟觀察報月度觀察”,每月發布一次。本次共有11家機構參與月度宏觀數據預測。

CPI:核心價格同比持續回升

CPI公布值(同比):-0.4%

前值:0%

CPI預測值(同比):-0.2%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迪點評:8月份 CPI環比持平(前值0.4%),同比由平轉降至-0.4%。值得注意的是,8月豬肉價格環比下降0.5%,過去五年環比同期均值為4.1%。受前期產能持續增加,政策驅動市場減重,市場供應壓力陡升,疊加二次育肥補欄情緒總體處于謹慎,進而豬價呈現反季節性下跌且跌至歷史同期低位。雞蛋價格環比上漲1.5%,低于近五年季節性5.9%的漲幅。

8月CPI環比不及預期,同比轉降,翹尾因素拖累影響下9月仍或承壓。對于CPI的下一步走勢,需要主要觀察四個方面的情況:一是豬價穩中有降,食品價格整體穩定;二是供應過剩與需求增長乏力構成主要挑戰;三是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力度助力PPI回升,但向CPI傳導效果仍有待觀察;四是消費內生動能偏弱,核心CPI修復空間有限。

PPI: 逐步筑底

PPI公布值(同比):-2.9%

前值:-3.6%

PPI預測值(同比):-2.9%

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點評:8月PPI環比增速持平,結束了此前連續8個月的環比下滑態勢;同比增速-2.9%,為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符合市場預期。

從環比來看,8月PPI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一方面,供需關系改善影響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業價格由降轉漲,主要得益于“反內卷”政策對市場競爭秩序的優化,無序價格戰得到遏制后行業供需關系逐步回歸理性。煤炭加工、黑色金屬冶煉等上游行業價格環比回升,光伏設備、新能源車等新動能領域價格降幅收窄。另一方面,輸入性因素影響國內石油和部分有色金屬行業價格環比回落。綜合來看,前者占上風,帶動PPI呈筑底回升態勢。

工業領域供需調節政策有望進一步緩解上游下行壓力,預計10月PPI 同比降幅可收窄至-2.6%,四季度有望接近-2.0%,但全球大宗商品波動、外需疲軟,以及房地產低迷可能會擾動修復節奏。

PMI:供需兩端均有所修復

PMI公布值(同比):49.4%

前值:49.3%

PMI預測值(同比):49.6%

中誠信研究院副院長袁海霞點評:8月制造業PMI供需兩端均有所修復,“反內卷”下原材料和產成品價格上升明顯。8月制造業PMI錄得49.4%,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PMI新訂單—產成品庫存”指數上升0.7個百分點,表明經濟增長動能有所恢復,但8月制造業PMI表現仍低于季節性水平,2021—2024年8月制造業PMI均值為49.6%。

從需求端來看,8月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和在手訂單分項分別較上月上升0.1、0.1和0.8個百分點,雖然有所修復,但修復力度較弱,主要是“搶出口”效應走弱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對需求形成一定透支,進入下半年后需求端增長乏力。從供給端來看,8月生產分項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至50.8%,連續4個月處于擴張區間,生產端修復情況好于需求端;生產活動經營預期分項較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企業預期持續向好。

固投:三大分項均明顯回落

固投公布值(同比):0.5%

前值:1.6%

固投預測值(同比):1.3%

開源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何寧點評:從房地產投資來看,投資降幅繼續擴大,銷售增速微降。一線陸續放松房地產政策,8月下旬以來新房成交有改善跡象,二手房成交再度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作為領先指標的庫銷比未見修復,這表明房價修復動能不強,短期仍有低基數支撐,四季度房價可能下行壓力增大。

在制造業方面,關稅擾動和“反內卷”對企業投資擴產意愿產生約束。8月制造業累計同比下降了1.1個百分點至5.1%、連續5個月增速放緩,且設備更新增速同樣明顯走弱。關稅緩和但不確定性仍存,伴隨反內卷政策和行業自律的推進,預計制造業增速將延續溫和放緩態勢。基建投資的降幅進一步擴大,需要注意的是,水利基建受高基數拖累,電熱燃水下滑與反內卷導致光伏退坡有關,其他行業增速下滑可能受地方化解隱債影響。

信貸:企業盈利與財政發力是關鍵

新增信貸公布值(同比):5900億元

前值:-500億元

新增信貸預測值(同比):6620億元

聯儲證券研究院副院長沈夏宜點評:8月企業貸款有所分化,企業新增短貸700億元,同比多增2600億元。一方面,去年同期“防空轉”訴求下,虛增貸款(虛增多為短期貸款)到期續作的意愿偏弱,形成較低基數;另一方面,當月票據融資渠道階段性收縮,部分企業或轉向短期貸款融資。

居民部門信貸仍然偏弱。當月居民部門新增短期貸款105億元,同比少增611億元;二季度以來社零同比持續放緩,消費動能不足對居民短貸形成一定壓制。新增居民中長貸200億元,同比少增1000億元。8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續降9.9%,一線、二線及三線城市均回落,居民購房杠桿意愿整體不足,疊加房價預期未企穩,進一步抑制按揭需求。

整體來看,8月金融數據呈現了“政府債供給下移+信貸需求不足”的格局,信用派生鏈條尚未走穩。金融數據能否形成趨勢性改善,仍有待兩方面的驗證:一是企業盈利的恢復仍是核心變量。二是財政發力的節奏與力度至關重要。

M2:政策還需進一步發力

M2公布值(同比):8.8%

前值:8.8%

M2預測值(同比):8.7%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點評:8月份M2增速同比8.8%,與上月持平,M2—M1剪刀差回落至2.8%,前值為3.2%。政府債融資是共同推動M2增速與社融增速保持較高同步性的因素,隨著政府債融資強度放緩,社融增速已開始見頂回落,在貸款需求不足掣肘存款派生的情況下,M2增速可能也會面臨拐點,仍需關注四季度的財政融資節奏、政策發力強度和經濟融資需求的變化。

(作者 李曉丹)

財經自媒體聯盟更多自媒體作者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