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股權到手就質押貸款,這家“光伏銀漿龍頭”資金壓力不一般地大!

并購股權到手就質押貸款,這家“光伏銀漿龍頭”資金壓力不一般地大!
2025年09月16日 10:00 華夏能源網

股權剛剛到手,帝科股份(SZ:300842)就迫不及待地將其質押了出去。

華夏能源網獲悉,9月10日,帝科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中國光大銀行無錫分行為牽頭行的銀團簽署了《質押合同》,以公司所持浙江索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浙江索特”)60%股權為質押,申請金額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貸款用于支付或置換并購交易價款和費用。目前,質押手續已完成。

作為銀漿三巨頭之一的帝科股份,近年乘著光伏產業爆發和電池技術迭代的東風迅猛發展,晶科能源(SH:688223)、通威股份(SH:600438)、晶澳科技(SZ:002459)、愛旭股份(SH:600732)等電池組件龍頭均為其長期客戶。2024年,公司登上了光伏銀漿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寶座。

硬幣的另一面卻是,帝科股份雖然實現了高出貨量,但自2019年至今,每年都存在單季度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的狀況。公司此次頭天收購浙江索特、第二天就質押股權換貸款的操作,使得公司現金流緊張的問題,再一次被揭開。

高價并購虧損銀漿企業

9月9日、10日,帝科股份接連宣布兩個重要并購項目:一個是以6.96億元的價格完成收購浙江索特60%股權;另一個是擬以8000萬元價格買下浙江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晶科新材料”)80%股權。

兩家標的企業近年業績均不理想。晶科新材料繼2024年虧損737.74萬元后,今年上半年又虧損1134.67萬元。而浙江索特則是常年虧損,直到2024年才實現扭虧。

但對這兩樁收購,帝科股份均給出了高溢價。其中,對浙江索特的估值為11.6億元,對比其目前6.67億元凈資產,溢價率為74%。對晶科新材料的評估價值達1億元,而截至2025年6月底晶科新材料凈資產為2505.77萬元,意味著如果并購成功,溢價率將高達299.08%。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帝科股份第二次收購浙江索特。2021年,帝科股份就曾計劃以12.47億元收購浙江索特100%股權。因為該收購形成了4.65億的高昂商譽,帝科股份為此還收到監管問詢函。

但2022年9月,由于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交易雙方未能就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意見,收購以失敗告終。

2025年5月,帝科股份重啟收購浙江索特。相對于第一次收購,本次收購進展非常順利,9月9日,帝科股份發布公告稱,浙江索特已完成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浙江索特最新股權結構圖(圖源:愛企查)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對于收購浙江索特,帝科股份明確表示,為獲得浙江索特所控制的Solamet?光伏銀漿業務。

Solamet深耕電子漿料行業四十余載,在玻璃、銀粉、有機體三大體系均形成了較為領先的核心技術,并具備全面的專利布局,在TOPCon、BC電池、HJT電池、鈣鈦礦疊層電池等光伏電池導電漿料的研發與量產實踐上,均具有一定的技術領先性。正是借助Solamet的技術和資源優勢,2024年浙江索特成為正面銀漿企業中排行第四的龍頭。

晶科新材料是光伏組件巨頭晶科能源孫公司,收購晶科新材料,有猜測帝科股份或為抱上晶科能源大腿。

銀漿龍頭面臨三重壓力

在帝科股份成立于2010年,2020年上市,是一家以光伏導電銀漿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目前該業務營收占比約75%。

銀漿是光伏電池主要輔材之一,據中國光伏產業協會(CPIA)測算,2024年12月,銀漿成本在電池片成本中占比達27%,在光伏組件總成本中占比達12%。帝科股份靠自主研發引領銀漿行業的國產化替代而崛起,并在p-BSF、p-PERC、n-TOPCon等多輪光伏電池技術周期迭代中保持領先。2022年,公司在正面銀漿市場占比排名全球第三。2024年,以26.9%的市場份額在光伏銀漿領域排行第一。

但自2024年以來,帝科股份營收增速放緩,盈利明顯下滑。2024年帝科股份歸母凈利潤3.6億元,同比下降6.66%;今年上半年,帝科股份僅盈利6981萬元,同比下降達70.03%。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不止帝科股份一家,與其并稱銀漿三龍頭的聚合材料、蘇州固锝在2024年也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今年上半年,更是整體呈現營收、利潤雙下降。綜合來看,帝科股份面臨的業績問題,更多是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所致:

一是正面銀漿市場競爭激烈。當前光伏銀漿整體處于供需緊平衡狀態,正面銀漿則已供大于求——2024年全球正面銀漿產量約4434噸,產量高出需求量581噸。

二是上下游的價格夾擊。銀漿成本中銀粉占到超九成,自2022年9月以來,銀價不斷上漲,銀現貨價從約4200元/千克上漲至今年9月的約9630元/千克,漲幅已超一倍多。然而,下游電池環節在庫存積壓和業績虧損壓力下需求大減,以致銀漿價格反而回落。今年1-3月,銀漿價格一度從12元/克漲到14元/克,但到二季度又跌回到11.5元/克,比之前還低。

三是去銀化壓力。銀漿在光伏電池中的成本占比僅次于硅片,這使其成為光伏降本的重要環節。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報告顯示,隨著降銀技術的應用推行,包括TOPCon、異質結、XBC等電池銀漿耗量都在不斷下降,其中n型TOPCon電池雙面銀漿平均消耗量分別在2023年和2024年同比降低了5.2%和21.1%。隨著各種賤金屬取代技術的成熟,銀耗還將持續下降。

債務在肉眼可見地上升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為了擺脫市場被動局面,帝科股份在多方發力。

在產品方面,帝科股份加快了產品的迭代升級。例如在導電銀漿上,帝科股份計劃推進N型TOPCon、N型HJT、N型TBC/HBC、鈣鈦礦/晶硅疊層電池等高效電池技術的迭代升級與金屬化新技術產業化;同時持續推進低銀含漿料、高銅漿料、銅漿及其他低銀金屬化技術開發與應用方案。帝科股份表示,目前公司已實現TOPCon電池高銅漿料解決方案的量產出貨,相對于量產標準工藝有效降低銀耗超過50%。

在業務方面,帝科股份還通過出/增資控股的方式切入半導體封裝漿料、存儲芯片領域,以期在半導體封裝漿料、印刷電子漿料、電子元器件漿料等產品領域打造新的盈利增長曲線。

但是,帝科股份面臨的資金壓力卻是擺在眼前的現實難題。一方面,近三年帝科股份營收持續增長的同時,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規模上升了6倍多,至2025年6月末已達54.63億元,占到同期總資產的59%。隨著光伏行業寒冬期加深,公司的壞賬在增加,僅2024年就產生壞賬準備金1.28億元。

另一方面,帝科股份的債務壓力在顯著上升。2020年到2024年,帝科股份的債務額分別為7.84億、13.33億、24.10億、54.43億、61.54億元,5年間增長了6.8倍。今年上半年,負債額進一步上升到74.38億元,負債率高達80.42%。

為了改善現金流,帝科股份采取了諸多措施,如聚焦合作優質龍頭客戶,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通過供應鏈公司代銷部分銀漿縮短應收賬款賬期;同時在采購端通過供應鏈公司采購部分銀粉以延長采購付款賬期等。

為了追回賬款,帝科股份還對一些欠賬客戶發起訴訟。9月12日,帝科股份公告披露,公司連續十二個月內累計訴訟、仲裁事項涉案金額合計約2.14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絕對值的12.76%。

盡管帝科股份采取了多種措施,但面臨的資金壓力卻不見好轉。自2023年以來,帝科短期借款規模一直在20億以上。今年上半年,短期借款又較年初上升5.61億元,達到25.85億元。

為緩解資金壓力,帝科股份將剛剛到手的浙江索特股權質押出去貸款,或許也是一種無奈之舉。但是,如此勉為其難收購來的資產,留下的巨大債務負擔和商譽減值又得好幾年來消化。隨著債務雪球越滾越大,帝科股份亟需拿出確實可行的措施來化債減負。

財經自媒體聯盟更多自媒體作者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