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6日,小紅書外人節活動邀請1000位熱愛戶外的“外人”們開啟“48小時48公里”極限戶外挑戰。在海拔2000米的草原會場上,平安產險為千位戶外達人提供了“平安行”全方位保障,并舉行“平安之翼CLUB”首批成員集結儀式。為確保活動安全有序開展,平安產險分公司還制定專屬風險預案,派出由急救專員、旅行顧問組成的“平安行”暢游體驗官團隊,為活動提供風險預防、緊急救援到保險賠付的完整保障閉環,真正實現“安心出發,無懼挑戰”。
守護每一份熱愛
出行就選平安行
活動現場,小紅書相關負責人指出,隨著戶外運動用戶關注度持續攀升,戶外內容已成為平臺增長最快的垂類賽道。“平安之翼CLUB”首批會員代表分享了各自戶外經歷。小紅書戶外創作者“彭圓臉”徒步經歷的意外,讓她深刻體會到戶外風險不無不在;資深探險者“戶外寶馬哥”基于多年戶外探險經歷,著重強調出行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四度入疆的戶外達人“十一大幺幺”因看重救援服務選擇“平安行”。
“我們提供的不僅是保險,更是讓熱愛自由生長的底氣。”平安集團品牌部副總經理高巍華在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平安之翼CLUB”是平安專為戶外愛好者打造的專屬社群,以“守護每一份熱愛”為核心理念,寓意為每一位勇敢探索自然的會員插上“安全之翼”,當戶外運動愛好者在草原縱馬、在山巔追光時,平安的守護無處不在,既能在意外發生時提供專業救援,更能通過前置風險預警,讓每一次出發都更加從容。
而“平安之翼CLUB”背后是“平安行”創新打造的“防、救、賠、用”服務閉環。平安產險個人意健險部副總經理方興介紹道,“平安行”可通過目的地天氣智能預警系統提前規避風險;依托分鐘級響應機制實現黃金救援,開創性推出“萬元24小時到賬”服務承諾,并延伸出線上問診、異地就醫陪診等多項增值服務,讓風險應對覆蓋旅程每個毛細血管。目前,“平安行”已聯動超40支救援隊、78家直升機公司,救援網絡覆蓋全國。
這一理念革新在烏孫古道山洪救援中得到實戰驗證。7月30日烏孫古道部分徒步游客被困,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部署下,中國平安緊急啟動應急響應機制,依托平安全球急速救援,27小時內完成7架次直升機調度,克服種種不利條件,成功將32名被困客戶轉移至安全地帶。8月3日上午11時05分,隨著救援直升機在阿克蘇黑英山游客中心完成最后降落,135名涉險平安客戶安全脫困。
首創“防、救、賠、用”模式
讓出游保障無“后顧之憂”
7月以來,旅游市場進入傳統旺季,但今年更加火爆。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顯示,2025年暑期國內旅游人數有望突破25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水平的115%以上。與此同時,中國氣象局《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5)》顯示,中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于增多、增強。對于游客來說,一個普遍需要應對的問題是,高溫、大風、暴雨等極端天氣給旅行帶來的額外風險,但目前市場上主流旅游保險側重于事后賠付,缺乏風險發生時的即時救助。
正是洞察到這一市場需求,平安產險依托“平安全球急速救援服務”體系,全新推出“平安行”專業化產品。一旦觸發救援機制,客戶的遇險信息會直接對接至專業救援團隊,避免了傳統救援流程中常見的層層轉接和信息延誤。這一覆蓋泥石流、墜崖等極端場景的“海陸空”聯動救援網絡,可實現15分鐘快速響應,為傷者爭取黃金救援時間,大幅降低因延誤導致的截肢、傷亡風險。此外,針對潛水、滑雪、登山等垂類細分場景,“平安行”新增潛水病、清創縫合、凍傷等特色保障,支持客戶按需靈活加購。隨著中國入境游回暖,平安產險還計劃將“平安行”的服務半徑延伸至外籍客群。面對外籍游客在國內旅行面臨的不熟悉本地醫療資源、缺乏針對性保障產品等問題,平安產險服務提供多語言支持、協助送返常住地等服務,破解其在中國境內旅途中的核心痛點。
當風險防控未能完全規避意外時,“急速救援”服務已然成為解題關鍵點。中國平安基于多年的成熟“救援服務”能力,逐步打造了“全球急速救援服務”體系,通過整合平安資源、商業資源、公共資源和社會資源,可以為用戶提供風險發現、情況核實、需求響應、救援實施等在內的4大環節32類服務。此外,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平安急速救援服務均可為客戶提供就醫協助、醫療運送和送返、醫療費用墊付、親屬慰問探訪管家式服務。如果客戶不幸離世,更可提供當地安葬/喪葬保險金、親屬前往處理后事保險金、遺體/骨灰送返等服務。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旅行和境外行等出行場景,平安目前還在著力構建為客戶提供日常居家的急速救援服務,滿足居家養老人士的緊急需求。? ? ? 來源:平安產險遼寧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