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8日,李磊和一個名叫星星的小女孩玩了七次模擬廚房的游戲。星星當服務員,李磊是顧客,從敲門、點菜、吃飯到說再見,幾乎一模一樣的步驟,卻讓星星每一次都笑得那么開心。這個畫面,成為了李磊志愿服務生涯中最溫暖的記憶。
初見:一顆種子的萌芽
這是李磊第11次參與公司組織的特殊需要兒童送教入戶志愿服務。作為平安產險無錫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志愿者,李磊自2019年入司以來,便以查勘員的身份積極參與關愛特殊需要兒童志愿服務。他從未想過,自己會與一個特殊的小女孩結下如此深厚的緣分。
第一次見到星星時,李磊有些手足無措。星星因川崎病導致身體發(fā)育嚴重受限,只能長期待在家里。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對世界的渴望,卻又帶著幾分怯生生的不安。李磊記得,當他第一次走進星星家時,星星正坐在角落里,低著頭玩著手中的玩具。她的媽媽向李磊介紹了星星的情況,告訴他星星已經很久沒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
為了讓星星感受到被需要的快樂,李磊想到了一個簡單卻有效的方法——模擬廚房游戲。他扮演顧客,星星扮演服務員,通過反復的互動,星星的臉上逐漸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那一刻,李磊意識到,特殊需要兒童需要的不僅是專業(yè)的康復指導,更是一個充滿愛與陪伴的環(huán)境。
轉型:
從查勘車司機到“特需兒童守護者”
李磊的志愿服務之路始于2019年。當時,他作為查勘員,利用自己的崗位優(yōu)勢,主動申請為彩虹橋幼兒園的特需兒童家庭提供送教入戶服務。他不僅負責接送專業(yè)康復老師,還主動走進特需兒童的家庭,陪伴孩子們玩耍、聊天,為他們的康復提供支持。
在志愿服務中,李磊總遇到各種突發(fā)情況,但他總能以耐心和智慧化解。有一次,他正在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手工,有個自閉癥兒童突然開始打自己。李磊觀察到孩子的異常舉動后,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地蹲下來與孩子交流。后來才知道,孩子只是餓了,想通過這樣的行為來引起關注。情緒問題是自閉癥兒童的主要困擾之一,李磊深知這一點,于是他與老師針對這位孩子一起設計了一套引導方法:當孩子有需求時,可以拉住老師或志愿者的手,而不是通過傷害行為來表達。經過一段時間的引導和訓練,孩子逐漸學會了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外界的溝通也變得更加順暢。
李磊記得,有個4歲半的寶寶一開始有嚴重的情緒問題,動不動就大哭大鬧。李磊主動參與康復教育,與老師一起觀察孩子的行為特點。經過一年多的科學化康復訓練,孩子不僅情緒穩(wěn)定了許多,還變得格外開朗,甚至成了幼兒園里的“小社牛”。
6年來,李磊累計參與了18次關愛特殊需要兒童志愿活動,服務100余戶特需家庭。他深知,特需兒童的康復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細致的關懷。為了幫助更多孩子,他積極推動創(chuàng)新模式的構建,即以“幫助特需兒童融入社會”為核心,通過“1對1差異化指導”和提供學習用品、舉辦家長培訓、普及助殘政策等“N種延伸服務”,整合社會資源,為特需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全面支持。在這一模式下,李磊不僅為孩子們送去了繪本、書包等學習用品,還聯(lián)動平安集團其他各成員公司,擴大項目影響力,讓更多人關注特殊需要兒童的成長。
希望:星星的故事照亮更多人
星星的故事是李磊志愿服務生涯中最溫暖的篇章。從第一次見面的拘謹,到后來的無拘無束,星星的變化讓李磊看到了堅持的意義。星星喜歡模擬廚房的游戲,因為在游戲中,她能感受到自己被需要的價值。李磊說:“星星教會了我,特需兒童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的幫助,更是一個充滿愛與理解的環(huán)境。”星星的故事也激勵了更多志愿者和社會力量加入項目,如今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這個項目中,形成了“溫暖接力”的良好志愿服務氛圍。
如今,李磊仍在積極推動志愿者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組織培訓課程,提升志愿者在溝通技巧、應急處理和兒童心理輔導等方面的能力。他用多年的堅持為特殊需要兒童點亮了一座彩虹橋。從查勘員到志愿者,從一個人到一群人,李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保險人的公益情懷,展現了新時代志愿者的責任與擔當。他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特需兒童也能擁有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致敬每一個在平凡崗位
做出不平凡事跡的平安人
感謝你們用微光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感謝你們奉獻平安力量
平安守護者,一直在行動!
來源:平安產險遼寧分公司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