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A兩市半導體概念飆漲,中芯國際一度漲10%創新高!

港A兩市半導體概念飆漲,中芯國際一度漲10%創新高!
2025年09月17日 13:41 財華社Finet

9月17日早盤,港A兩市半導體概念股集體走強,中芯國際(688981.SH)一度漲約10%,并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堪稱“大象起舞”。

截至發稿,中芯國際(688981.SH)、華虹公司(688347.SH)、東芯股份(688110.SH)、中微公司(688012.SH)、阿石創(300706.SZ)、賽微電子(300456.SZ)、長川科技(300604.SZ)均大漲。

港股方面,中芯國際(00981.HK)創歷史新高,華虹半導體(01347.HK)等個股亦走強。

半導體板塊的走強,或源于多重因素的共振——

消息面,近日,英偉達被認定違反反壟斷法的消息,引起了一連串反應。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偉達收購邁絡思,完善了其在高性能計算和AI芯片領域的產業鏈布局正是生態壟斷的體現。

英偉達通過捆綁銷售與排他性協議,將AI產品或服務與其他產品捆綁銷售,從而排擠競爭對手,實現生態壟斷。

反壟斷調查進一步促進國產算力的邏輯確定性走強,國產算力可能得到市場認可。

另外,英偉達此前公布2026財年第二財季財報,其中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可謂“慘不忍睹”。受美國政府禁令的“棒喝”,英偉達旗下H20芯片的銷售額銳減。

而反觀國內,從年初阿里宣布未來三年投入3800億元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到百度昆侖芯簽下中國移動大額訂單,市場對AI芯片的強勁需求,推動國內芯片廠商和互聯網大廠利用英偉達芯片供應不穩定的窗口期全力搶占市場。

9月16日,2025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于深圳召開。會上,騰訊宣布全面開放自身AI落地能力與優勢場景,全面適配主流國產芯片,推動AI從技術概念加速轉化為千行百業的實際應用。這進一步點燃了市場對國產芯片的熱情。

此前,騰訊還曾表示,公司有足夠的AI GPU芯片來應對未來模型訓練需求,不需要繼續采購英偉達H20。針對推理會轉向非西方的AI芯片。

行業人士普遍認為,當前在AI推理芯片上,國內如寒武紀、海光信息、摩爾線程等公司的產品能力已經不錯,未來幾年國產芯片的發展前景廣闊,半導體領域的國產替代恰逢其時。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機構近期頻頻唱多,也進一步刺激了半導體板塊的人氣。

近日,高盛將中芯國際港股的12個月目標價上調15%至73.1港元,維持2025-2027年盈利預測基本不變同時,上調2028與2029年的營收和每股收益預測。該行指出,受中國IC設計公司和人工智能趨勢的推動,預計中芯國際的長期增長將更加強勁,這將支撐其產量和平均售價。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當前半導體周期仍處于上行通道,其中AI持續強勁,泛工業接棒消費電子也進入復蘇階段。

展望未來,該行指出,AI仍將是半導體產業向上成長的最大驅動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續,另一方面終端AI應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國半導體廠商在后續AI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顯著提升,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資邏輯具體可以分為兩條主線,其中云端看國產替代,終端看下游增量。

?作者|飛魚

?編輯|Lily

財經自媒體聯盟更多自媒體作者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