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透視】港股新消費板塊為何如此生猛?

【百強透視】港股新消費板塊為何如此生猛?
2025年09月18日 16:13 財華社Finet

港股,正在成為新消費股的“造富基地”。

老鋪黃金(06181.HK)、泡泡瑪特(09992.HK)、毛戈平(01318.HK)……這些新消費明星股,正在資本市場掀起巨浪。今年以來,港股新消費板塊一路高歌,成為這波小牛市中最亮眼的星。

富途牛牛數據顯示,港股新消費概念指數年內累計漲幅接近70%!老鋪黃金、泡泡瑪特、上美股份(02145.HK)漲幅更分別高達約203%、197%、193%,堪稱“牛市發動機”。

此外,蜜雪集團(02097.HK)、衛龍美味(09985.HK)、毛戈平、小鵬汽車(09868.HK)等股均累計漲超80%。在新消費板塊20只個股中,只有奈雪的茶(02150.HK)和茶百道(02555.HK)股價出現下跌。

這不是普漲,這是新消費的“全面勝利”。

為什么是新消費?

當下,時代、觀念與消費正在三重變奏中重塑。新消費順勢而生,它由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驅動,更注重個性化體驗與價值觀認同。其核心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驅動的消費行為和方式。

新消費是一個寬廣的賽道,涉及的領域眾多,它可以是盲盒、是國風美妝、是網紅茶飲、是數字文旅,也可以是寵物周邊、漢服、谷子(周邊收藏)……核心就一句話:我愿意為我的熱愛付費。它強調消費的每一分錢都花在使用價值上,注重自身精神的愉悅和滿足。

這種“情緒經濟”爆發力極強。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上月表示,過去4年最終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56.2%,比“十三五”期間提高8.6個百分點,消費領域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

資本市場上的新消費標的,通常具備業績增速快、成長性好的特點,適宜投資者長期持有。港股市場那些踩中新消費“黃金坑”的上市企業,業績報普遍都相當搶眼。

今年上半年,多家港股新消費企業的成績單堪稱驚艷。其中,老鋪黃金、泡泡瑪特期內收入同比增速均超過200%,凈利潤則分別同比增長285.8%、396.5%。另外,毛戈平、蜜雪集團、布魯可(00325.HK)、巨子生物(02367.HK)、古茗(01364.HK)等企業上半年的收入同比增幅均達到雙位數,小鵬汽車收入則同比翻超1.3倍,凈虧損收窄超50%。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企業不僅在“跑馬圈地”,更在實實在在地“賺錢”。

根據Wind數據,萬得(港股)中國新消費指數成份共有30家上市公司,該板塊今年上半年經營業績保持較快增長,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5.63%及15.23%。

得益于產品附加值以及規模效應的提升,板塊整體毛利率在今年上半年達32.33%,較上年同期的31.32%提升了1.01個百分點。這說明它們通過品牌溢價、產品創新和供應鏈優化,在市場價格戰的環境中擁有自身的定價權。

分紅方面,伴隨著盈利能力的提升,這些企業也為投資者準備了“大紅包”。

上圖所示,萬得(港股)中國新消費指數成份企業在2024年累計現金分紅達1428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較2023年增長超50%。2025年上半年,累計現金分紅627.35億元,預計加上年度末期股息后,全年分紅總額會繼續突破1000億元。

這些企業備受關注、業績亮眼并豪氣分紅,共同說明了一個核心主題:新消費賽道正在從一種“追逐流量的網紅模式”,進化為一個“具備強大盈利能力、可持續性且愿意回饋股東的成熟商業模式”,它們同時具備了高成長性和穩定的股東回報。

在國內整體消費趨于謹慎的大背景下,新消費企業持續向好的業績,說明中國消費市場擁有巨大的深度和層次,即便在宏觀環境充滿挑戰時,結構性機會依然層出不窮。

新消費的未來

對于新消費未來的增長邏輯,主要有三點:

1)政策保駕護航。

促內需是政策重點方向,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明確支持智能零售、數字文旅、互聯網醫療等新業態;2025年《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人工智能+消費”“低空消費”等新賽道,通過財政補貼、審批簡化等措施釋放消費潛力。

2)技術重塑消費場景。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正迅速發展,它們能在供給端、需求端和服務端深度賦能消費全鏈條。通過拓展消費時空邊界,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并提升消費體驗,從而重塑消費場景,特別是有利于促進新消費的增長。

3)消費分層與需求升級并存。

高收入群體追求奢侈品、高端定制服務(如私人醫生、高端旅行),中低收入群體偏好高性價比國貨(如蜜雪冰城、拼多多白牌商品),形成“啞鈴型”消費結構。例如,高端美妝品牌通過“小樣經濟”滲透年輕客群,而平價快消品通過“成分黨”營銷(如華熙生物玻尿酸)搶占市場份額。

對于新消費企業而言,“情緒價值”成為核心產品力,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產品功能,更是其帶來的情感體驗和文化認同。而泡泡瑪特的“收集、陪伴和治愈”、老鋪黃金的“傳統文化溢價”、毛戈平的“東方美學與專業技藝”,都精準地滿足了這些需求,切中了當下情感消費、文化認同和體驗經濟的脈搏。

申萬宏源數據顯示,隨著消費動機的轉變,具有“悅己”屬性的消費市場規模實現較大增長,如谷子經濟2024年市場規模達1689億元,同比增長40.6%。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國新消費的需求還沒被完全滿足,未來增速或加快,隨著IP創造能力越來越強,新消費的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當然,前景光明也意味著競爭激烈。新消費領域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流量紅利減弱、模仿與同質化競爭以及供應鏈波動與成本壓力等等。對于企業而言,需要深耕細分賽道,找到精準的目標用戶,打造具備真正獨特價值的產品或服務。

總結

新消費不止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結構性的變革。它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的深度與韌性,也預示著未來商業的核心邏輯:從“滿足需求”走向“創造情感認同”。老品牌轉型、新品牌崛起,誰能抓住Z世代的情緒,誰就能在下一個十年繼續“狂飆”。

自成立以來便高度關注消費領域動態的“港股100強”,始終積極順應產業變革趨勢。創立十余年來,榜單持續優化結構、增設多個細分板塊,力求更全面、及時地捕捉港股市場中的消費新動能。

據悉,第十二屆“港股100強”評選活動的準備工作已正式啟動,榜單候選篩選正有序推進,且擬新增多個細分榜單,其中就包括“年度新消費領軍企業”榜單,深度呼應當前產業發展熱潮。

那么,哪些消費企業能憑借深刻的用戶洞察、共情能力、顛覆性的商業模式與卓越的創新體驗,在這場權威評選中脫穎而出?讓我們共同期待。

作者:遙遠

財經自媒體聯盟更多自媒體作者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