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鏖戰“金九銀十”:15天上市16款新車 4S店客流攀升

車企鏖戰“金九銀十”:15天上市16款新車 4S店客流攀升
2025年09月20日 04:16 中國經營報

中經記者 陳茂利 張碩 北京報道

杭州西湖區某商場汽車展廳內,幾名消費者仔細打量著一臺理想L6新能源汽車,向銷售人員詢問產品情況。臨近“十一”黃金周,這樣的場景在全國很多地方上演。

“金九銀十”作為中國車市傳統的銷售旺季,歷來是廠商發力的重點,2025年的戰況尤為激烈。

據不完全統計,本月內有近30款新車預售、上市,涵蓋經濟型到豪華型的各個價格區間,包括享界S9T理想i6、哈弗大狗PLUS 、極狐T1、奧迪E5 Sportback、騰勢N9、嵐圖夢想家、問界M7、全新別克等,包括新能源與燃油車兩大陣營。

中國經營報》記者走訪終端市場發現,臨近“十一”黃金周,“以舊換新”政策疊加各級消費補貼政策,4S店、商場店客流量顯著增長。

有一汽奧迪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新能源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將在2026年1月1日調整,從全額減免變為減半征收,加上一些地方推出‘地補’計劃取消,最近進店看車、詢價的用戶明顯增加。”

“現在比拼的不僅僅是產品實力,還有洞察消費者的能力。”多家車企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促消費和補貼多方利好的情況下,“金九”效果超出預期,企業對10月的成績也充滿期待。

記者在一汽奧迪展廳目睹了多線并舉的忙碌景象:有的為訪客細致講解車型;有的通過電話與客戶敲定試駕時間;也有的在線上直播,向觀眾講述車型亮點和最新優惠政策。

15天超16款新車上市

“銀十”旺季前夕,9月汽車市場迎來一波密集的新車投放潮。據不完全統計,短短15天內就有16款新車正式上市,覆蓋10萬—50萬元價格區間,涵蓋新能源與燃油動力,車型包括轎車、SUV及旅行車。其中,多款插電混動車型(含增程)的集中亮相,尤其反映出市場對“可油可電”技術的旺盛需求。

9月16日,北汽享界S9T正式上市,推出純電與增程共4個版本,售價為30.98萬—36.98萬元,計劃于9月21日啟動交付。

作為華為鴻蒙智行旗下首款旅行車,享界S9T主打高顏值、大空間和長續航,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0、途靈平臺3.0,并全系標配空氣懸架與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透露,該車自開啟預訂以來訂單火爆,累計小訂已突破40000輛。

有行業分析指出,純電旅行車在中國市場仍屬藍海領域。享界S9T率先切入這一細分市場,有望成為用戶關注和購車首選,其增程版本的推出,也進一步緩解了消費者對長途出行的續航焦慮。

9月15日,哈弗大狗PLUS登場,定位中型泛越野SUV。新車燃油版售價10.98萬—13.08萬元,PHEV插混版售價14.78萬—15.78萬元,這一激進定價凸顯長城汽車強勢搶占市場份額的決心。其PHEV版本搭載1.5T混動專用發動機與前后雙電機組成的三擎動力,搭載第二代Hi4智能四驅電混技術及智能后橋解耦系統,純電續航最高達150km,WLTC饋電油耗低至5.99L/100km。

在更早之前的9月11日,北汽極狐推出A0級純電SUV極狐T1,官方起售價6.28萬元,進一步下探入門級純電市場。盡管定位經濟型,該車仍配備多項越級智能功能,包括A0級車型中首搭的低速智能輔助轉向、540°立體全景影像,以及支持58大類泊車場景的自動泊車系統。

也有多家車企將重磅新車押注在9月下旬。理想汽車旗下i6計劃于9月26日上市,作為品牌第二款純電車型,其市場目標為穩定月銷9000—10000輛,承擔走量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i6雖定位為SUV,但其尾部造型融入旅行車設計元素,拓展了車輛的使用場景與功能可玩性,也獲得不少消費者的積極反饋。

4S店客流量顯著增長

記者走訪發現,在政策和新車上市的雙重刺激下,傳統4S店與商場展廳客流量均明顯增長。

在杭州余杭區奧迪品牌4S店中,展廳內不時出現看車咨詢、洽談購車的消費者。8月初上市的奧迪Q6 Le-tron聚集了不少顧客,圍繞電池續航、智能駕駛系統、價格等細節與銷售人員深入溝通。

除傳統4S店外,臨近下班,商場展廳同樣人氣高漲。記者看到,理想、問界、北汽享界三家品牌展車旁均有消費者駐足,有消費者帶娃坐在駕駛艙體驗空間舒適度、感受智能駕駛功能,也有消費者咨詢購車優惠與補貼政策。

記者與理想銷售人員交流了解到,理想采用的是訂單制銷售,理想i8沒有現車,“現在下訂7月底上市的理想i8要7—10周時間,理想i6上市即交付,可以在上市當天下午來我們店里看車,‘搶’下訂,假期期間可以開上。”

記者關注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車企的營銷策略也在不斷創新和升級,銷售場景從線下4S店延伸至線上直播。

營銷策略方面,最近上市的享界 S9T將使用場景擴展至旅游場景。臨近“十一”黃金周,享界 S9T聯合中國國家地理,推出了中國最美10條自駕路線。并通過意見領袖 (KOL) 余承東的個人微博,拋出“‘十一’大家想去哪里自駕?”的問題來提高產品曝光度和活躍度。

與此同時,為了破除消費者擔心提前購買降價的顧慮。很多車企推出“一口價”,設定一個固定、公開透明的銷售價格,并承諾全國統一。

“若現在提車會不會遇到‘十一’黃金周降價的問題”,面對這一擔憂,奧迪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無須擔心,并解釋道:“奧迪Q6 Le-tron全國實行統一的‘一口價’政策,廠家跟消費者簽訂購買合同,保價到2026年年底。”該銷售人員補充道,“一口價”只限于部分車型。

不過,有新勢力車企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與新勢力直營模式統一價格不同,雖然有的傳統車企設定“一口價”,但為了提高成交率,降低庫存,線下門店有可以談價的空間。

市場升溫:政策與旺季的雙重驅動

“金九銀十”是車企搶抓市場先機,達成全年目標的關鍵時間節點。今年的銷售旺季,廠商、銷售終端都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以吸引消費者、提振銷量。

記者走訪了解到,與以往不同,今年的優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策扶持。一位合資品牌銷售人員坦言,在“價格戰”的背景下,門店的利潤空間有限,優惠主要源于政策扶持。

2025年,“兩新”政策(汽車以舊換新和置換更新)成為拉動車市消費的重要動力。近日,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一級巡視員耿洪洲在“2025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表示:“截至9月10日,今年汽車‘以舊換新’申請量已經達到830萬份。”與此同時,一些省份地級市推出消費券等政策補貼也帶動了汽車消費。

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9月開始實施的汽車消費貸款貼息政策,為汽車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有銷售人員向記者反饋,不少消費者即便擁有充足的預算,也因為這項貼息政策而主動選擇分期付款,享受實實在在的優惠。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對此分析稱:“近年來,汽車消費金融滲透率已超過60%,這意味著超過半數的消費者選擇通過貸款方式購車。貼息政策為消費者提供了最高3000元的貸款利息補貼,相當于直接減免部分購車成本,進一步降低了貸款購車的經濟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確提出2025年力爭實現汽車銷量約3230萬輛,同比增長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1550萬輛,同比增長約20%,同時保持汽車出口穩定增長,推動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這一系列宏觀目標的設定,與消費端政策形成呼應,共同助力汽車產業穩增長、促消費。

財經自媒體聯盟更多自媒體作者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