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盡管光伏行業“反內卷”進程持續推進,但行業“虧本出貨”仍在持續。多家光伏龍頭企業半年業績下滑或陷入虧損狀態。
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212.21GW,同比增長107.07%;光伏組件產品累計出口規模達121.78GW,光伏電池產品累計出口規模達41.48GW,同比增長43.13%,整體行業處于產能過剩狀態。
制造端全面承壓,電池、組件產量增速降至15%以下,多晶硅環節出現2013年以來首次負增長,硅片環節更是2007年以來首次負增長 。各環節產品價格較2020年峰值下降66.4%-89.6%,部分企業毛利率為負,產業鏈價格持續探底,行業整體仍處于艱難局面。
當前,如何平衡規模擴張與盈利質量,已成為整個行業亟待破解的核心難題。
從政策層面,今年上半年行業供給側改革及“反內卷”政策升級,產業鏈價格不斷修復。
在工信部召開的第十五次制造業企業座談會聚焦光伏產業發展等議題中,明確提出,依法依規開展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的綜合治理工作,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同時,工信部強調,光伏企業需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在技術創新方面持續發力。企業應當堅守質量安全的基本底線,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拓展應用領域的深度與廣度。
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逐步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應用市場等多個維度取得領先優勢。2024年,中國光伏產業年度新增裝機容量達到357.3GW,在全球范圍內占據約60%的份額。
政策導向顯示,監管部門正在努力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對此,文軒財經以企業財報與活力指數為核心依據,綜合企業營收、債務、研發投入、營銷支出、輿情等數十項指標,通過科學加權分析,最終評選出2025年上半年最具活力光伏企業TOP10榜單。
通過榜單,全面展示當前光伏行業發展現狀以及企業生存現狀縮影。
1
背靠能源特變電工營收表現穩健
從榜單來看,活力指數排名第一的為特變電工。
其主營業務涵蓋輸變電、新能源、能源等領域,得益于此,特變電工的營收數據牢牢占據榜首。其收入占比中,新能源業務收入占比達18.95%,煤炭業務占比19.70%。特變電工的負債率為56.65%,在行業中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從資金狀況和業務發展來看,特變電工在行業中算是比較穩健的存在。
2
北方華創規模小 研發投入高
排名第二的為北方華創,該企業在這份榜單中表現比較突出。
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61.42億,單就業績來看,排名大概在行業中處于第十位左右。雖然整體規模不大,但北方華創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呈現增長態勢,在行業處于過剩及虧損狀態背景下實屬不易。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家企業今年上半年在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同比增長30.01%,研發投入達29.15億元,目前擁有專利數量大約4900多件,在行業中排名前列。
可以看出北方華創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雖規模不大,但保持技術領先,或許這也是其能夠逆勢保持較好盈利勢頭的原因之一。
3
隆基綠能 虧損進一步加大
受累于業績和凈利潤的大幅下跌,作為光伏行業龍頭企業的隆基綠能在這份榜單中表現并不算好,僅排名第六。
2024年,同樣受產能過剩和價格戰沖擊,隆基綠能的營收降至825.8億元,凈利潤虧損86.18億元。今年上半年這一數據繼續下跌,半年營收328.13億元,同比下跌14.83%。擴損也在持續,今年上半年虧損達25.69億元,同比虧損增長51.%。
在裝機需求滑落與產業鏈價格低迷的背景下,隆基綠能采取提效降費實現減虧。上半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同比下降37%、23%,產品研發費用同比減少15.15%,與此同時資產減值損失的大幅減少也是減虧的原因之一。
除隆基綠能作為龍頭企業活力指數下降外,同樣作為光伏行業龍頭企業的晶澳科技甚至未能上榜。
根據半年報數據,晶澳科技2025年上半年營收239.05億元,同比下降36.01%;凈虧損25.80億元,較上年同期擴大195.13%。
到2025年一季度末,晶澳科技的資產負債率甚至攀升至76.33%,創下近十年新高,且在同規模光伏企業中處于較高水平。
當前晶澳科技正通過港股IPO募資、轉債下修等措施優化資本結構,以求降低負債率,甚至被行業認為赴港上市是其最后的“救命稻草”。
4
行業發展更需通過產能優化
技術升級和國際合作破局
整體從這份榜單來看,光伏行業發展現狀并不樂觀,產能過剩導致多家企業存在營收下滑和虧損局面,而這種局面又導致不少企業開始減少研發投入,在技術層面有所減弱,光伏行業原本就是一個重度依靠技術發展的行業,尤其是當前處于行業調整期與技術升級的關鍵階段,由此對企業后續發展同樣有著巨大的負面影響。
不過,盡管挑戰嚴峻,在全球電力需求年均增長3.9%的背景下,光伏行業仍有望貢獻50%的增量市場。光伏企業更需通過產能優化、技術升級和國際合作破局,以求新的增量和發展。
一、評測維度:1、企業基礎測評:企業營收、資金債務情況、產品研發投入、營銷支出、輿情指數、專利發明情況等數十項指標,通過科學加權分析,最終評選出“活力企業TOP10”榜單。2、榜單所有計算數據均進行加權處理。
二、為全面準確反映企業項目情況,歡迎企業提供自主數據。我們將以企業數據結合文軒指數數據庫數據及第三方整合數據加權處理呈現相對客觀的數據內容產品。
編者按:
“活力企業”榜單已連續發布多年,分別為中期和年度總結,針對文軒指數主要研究領域,我們將陸續推出光伏、酒業、茶飲、銀行等系列榜單,敬請關注。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