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利明如今正面臨其職業生涯中最復雜的局面,他需要同時應對多重危機:既要化解股權凍結帶來的流動性壓力,又要加速萬達電影與儒意系內容的深度融合,還要讓備受爭議的支付牌照業務合規運營、創造價值。
作者|三畏
一則股權凍結公告,讓低調的資本大佬柯利明重回聚光燈下。這位憑借獨到眼光從金融跨界影視、又借助資本運作構建起“儒意系”的商業巨子,正面臨新的挑戰。
8月28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顯示,上海儒意影視制作有限公司297萬元股權和上海儒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990萬元股權被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凍結期限均為3年。
這兩家“儒意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為柯利明,且其直接持有99%的股權。據股權穿透信息,這兩家公司通過北京萬達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持有萬達電影約20.64%的股權,是萬達電影的大股東。
資本新變,千萬元股權突遭凍結
上海儒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主要從事股權投資和資產管理業務;上海儒意影視制作有限公司則成立于2013年,注冊資本300萬元人民幣,專注于影視內容制作與發行。這兩家公司構成了柯利明"儒意系"資本版圖的核心架構,也是其控制萬達電影等重要資產的關鍵載體。
此次被凍結股權涉及儒意影視297萬元股權和儒意投資990萬元股權,合計1287萬元。雖然金額在資本市場上不算特別巨大,但這一事件發生在柯利明全面接手萬達電影控制權、正全力推進企業戰略轉型的關鍵時期,時機頗為微妙,引發了市場各方的廣泛關注和諸多猜測。
目前,兩家"儒意系"公司股權凍結的具體原因尚未明晰。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未公開披露詳細案情,市場上也缺乏明確的消息源解釋此次凍結的背景和目的。這種信息真空狀態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普遍關注這是否會影響到萬達電影的穩定經營和戰略推進。
從股權結構來看,柯利明對這兩家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直接持有99%的股權。這種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在民營企業中雖不罕見,但也意味著公司決策高度依賴個人,任何針對實際控制人的風險事件都可能對公司治理和經營穩定性產生較大影響。
此次股權凍結事件,無疑給正在擴張中的"儒意系"資本版圖增添了一層不確定性。
萬達易主,王健林斷腕求生
據悉,此次股權凍結事件之所以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與柯利明近期大手筆接手萬達電影控股權密切相關。
2023年底,王健林及旗下公司與上海儒意投資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股權轉讓協議,以21.55億元的價格將北京萬達投資51%的股權轉讓給儒意投資。
這筆交易于2024年4月15日正式完成,北京萬達投資原股東王健林和萬達文化集團全面退出,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柯利明,萬達電影正式進入"儒意時代"。
4月17日,萬達電影發布《關于間接控股股東股權轉讓完成暨公司控制權變更的公告》,正式確認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柯利明。
遭遇債務困境的萬達王健林不得不放棄曾經最為看重、投入大量心血的文旅板塊核心資產,結束了萬達電影作為萬達系旗艦上市公司的時代。
賣掉控股權后,王健林的減持步伐并未停止。通過天眼查股權穿透可見,如今在萬達電影占股4.39%的莘縣融智興業管理咨詢中心,其控股股東為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仍為王健林。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以來,莘縣融智已經兩度減持萬達電影股份,繼續套現離場。
與此同時,萬達電影的另一重要戰略股東阿里巴巴也在大幅減持。2018年2月,阿里巴巴曾通過關聯公司"杭州臻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46.76億元的總價戰略入股萬達電影,獲得7.66%股權,當時被視為"新零售+新娛樂"的戰略聯盟。
時過境遷,就在2024年8月19日萬達電影公告披露,杭州臻希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萬達電影不超過2941萬股。本次權益變動后,杭州臻希持股比例降至約5%,幾乎退出了重要股東行列。兩大主要股東的相繼退出,為萬達電影的未來發展增添了更多變數。
業績逆轉,一年盤活萬達電影
盡管股東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但萬達電影仍稱得上是“萬達系”遺留下來的優質資產。
最新財報顯示,萬達電影2025年中期實現營收66.89億元,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372.55%至5.36億元。
這一業績表現與過去五年的波動形成鮮明對比。2019-2023年,萬達電影營收波動明顯,凈利潤五年累計虧損124.73億元。其中2019年和2020年分別虧損47.22億元和68.41億元,主要受疫情沖擊和影視行業寒冬影響。
被“儒意系”收購后的一年里,這家院線龍頭企業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其已連續16年蟬聯票房冠軍。在全國票房TOP100影院中,萬達電影由2024年的47席增加到51席;TOP500影院中,從2024年的216席增加到2025年的246席。
春節檔萬達電影票房超12.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從發展戰略上看,萬達電影正從“院線運營商”向“超級娛樂空間”打造者轉型。
今年6月,萬達電影在發布會上提出“1+2+5”戰略:1是指超級娛樂空間;2是指國內、國際兩大市場;5則指院線、影視劇集、戰略投資、潮玩和游戲等五大業務板塊。這是萬達電影完成并購重組后誕生的一套新玩法。
借勢達人,柯利明的資本騰挪術
這位被稱為"中國影視投資奇才"的人物是誰?
柯利明1982年出生于湖北黃岡,自幼展現出過人的數學天賦。高中階段即遠赴海外求學,在澳大利亞獲得貨幣銀行學碩士學位后,順利進入金融行業深耕。在香港Persistent Hedge對沖基金公司任職的五年期間,他積累了豐富的投資分析和風險管理經驗,這為他日后在資本市場運作奠定了基礎。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成為柯利明職業生涯的轉折點。他敏銳地察覺到娛樂產業在經濟下行周期中的抗跌性,毅然決定轉行內地,投奔其兄柯久明于2007年創立的儒意欣欣影業。該公司最初以廣告業務為主,柯利明加盟后立即著手戰略重組,將公司更名為儒意影業,并全面轉向影視劇投資制作領域。
柯利明在內容投資方面的眼光確實獨到。他早期投資的《鐵齒銅牙紀曉嵐4》《刀客家族的女人》等劇集就獲得市場認可,隨后更是打造出《瑯琊榜》、《羋月傳》等現象級作品,這些作品不僅獲得收視佳績,更成為行業標桿,奠定了儒意影業在行業內的地位。
2012年,柯利明做出了一個令業界驚訝的決定:投資趙薇的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當時青春題材在電影市場并不被看好,但該片在2013年4月上映后卻一舉斬獲超7億元票房,創造了中國女導演票房最高紀錄,也成為當年電影市場的最大黑馬。
此后,柯利明又相繼投資了《老男孩》《小時代3》《縫紉機樂隊》《你好,李煥英》《送你一朵小紅花》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作品。其中,《你好,李煥英》更以超過54億元的票房成績,成為中國影史票房季軍,充分證明了柯利明在影視投資領域的精準眼光和商業嗅覺。
值得注意的是,柯利明善于將金融領域的結構化思維運用到影視投資中,通過投資組合管理、風險對沖等金融手法來降低行業固有的不確定性,這種"金融+影視"的獨特模式成為他在行業內脫穎而出的關鍵優勢。
借殼上市,中國儒意的資本路徑
憑借影視內容領域積累的雄厚資本,柯利明再度施展其金融專長,開啟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其操盤手法既展現了對資本周期的精準把握,也體現了高超的風險駕馭能力。
2014年,柯利明完成其首次資本化嘗試。儒意影業通過被A股上市公司中技控股(現ST富控)以15億元對價收購的方式實現"曲線上市",該交易對應11.54倍市盈率,在當時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然而,此次"聯姻"并未持久,中技控股隨后因原有主業陷入困境而瀕臨退市。敏銳察覺到風險的柯利明果斷尋求退出路徑,并精準捕捉到新的歷史機遇:與恒大集團許家印的合作。
2020年4月,由恒大與騰訊聯合控股的港股上市公司恒騰網絡(0136.HK)宣布以72億港元的全資收購方案,將儒意影業納入麾下。
交易完成后,恒大持股55.6%成為控股股東,騰訊持股19.32%位居第二,柯利明團隊則獲得剩余股權及經營管理權。這一步驟不僅使儒意獲得了更高的估值溢價,更使其成功登陸國際資本市場。
然而市場的戲劇性變化超乎所有人預期。2021年恒大債務危機全面爆發,許家印被迫出售資產自救??吕髟俅握宫F出驚人的資本嗅覺和決斷力:2021年6月,他通過一系列復雜交易,以44.33億港元的對價從恒大手中購入7.39億股恒騰網絡股份。
交易完成后,恒大持股比例降至37.55%,柯利明持股比例則升至20.5%,超越騰訊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和實際運營者。
這場資本大戲在2021年11月迎來高潮:恒大集團清倉所持全部恒騰網絡股份,柯利明正式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僅僅一個月后,恒騰網絡發布公告更名為"中國儒意",標志著柯利明成功完成"借殼上市"的資本躍遷。
根據最新公開信息,柯利明目前持有中國儒意18.32%股權,并擔任董事會主席,最終將一家曾經的網絡子公司轉型為市值超百億港元的影視文化產業旗艦。
布局金融,再接萬達燙手山芋
柯利明的"儒意系"與萬達的交集遠不止于影院資產。在萬達系持續收縮陣線的過程中,儒意儼然成為重要的"接盤俠"。
今年7月22日,中國儒意再次出手,以2.4億元的對價收購萬達金融板塊的核心資產: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
這筆交易的核心價值標的是一張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全國性第三方支付牌照。此舉被市場解讀為中國儒意意圖切入金融科技領域的關鍵布局,展現了柯利明構建"內容+支付"生態系統的戰略野心。
中國儒意在公告中闡釋了此次收購的戰略邏輯:快錢的支付服務能夠與集團現有業務形成多維協同:一方面賦能線上流媒體、游戲業務的支付閉環,另一方面打通萬達電影線下影城場景的數字化交易,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金融支付體系。
然而,這張支付牌照的背后卻暗藏隱憂。相較于2014年萬達收購快錢時約20億元的估值,此次交易估值縮水近90%。
更令人擔憂的是,該牌照有效期僅剩不足一年,且快錢近年來屢因違規經營遭受監管處罰。公開信息顯示,近三年快錢累計被罰金額超過千萬元,暴露出其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嚴重缺陷。
十字路口的"儒意系"與資本棋局
截至2025年9月5日盤中,中國儒意(00136.HK)股價穩居2.77港元,總市值突破454億港元,穩坐港股文化傳媒板塊龍頭交椅。這一市值表現背后,是資本市場對其戰略轉型的持續看好。
多家知名投行近期紛紛給予"買入"評級,并將目標價上調至3.5港元。分析師特別指出,游戲業務的快速增長潛力,以及與萬達電影整合后產生的協同效應,正在成為公司價值重估的關鍵催化劑。
然而,在這片向好的態勢之下,"儒意系"實則正站在發展的關鍵十字路口。一方面,新接手的萬達電影業績亮眼,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激增超370%,顯露出強勁的復蘇勢頭;另一方面,核心公司卻突遭股權凍結,新獲的支付牌照也面臨監管風險,使柯利明構建的資本版圖面臨嚴峻的穩定性考驗。
柯利明如今正面臨其職業生涯中最復雜的局面。從內容制作起家,到通過資本運作整合產業鏈,再到如今布局金融科技,他需要同時應對多重危機:既要化解股權凍結帶來的流動性壓力,又要加速萬達電影與儒意系內容的深度融合,還要讓備受爭議的支付牌照業務合規運營、創造價值。
站在這個關鍵節點,柯利明的下一步棋將至關重要。
如何化解股權凍結危機,維護資本市場信心?如何高效整合萬達電影的線下渠道與儒意系的內容IP,實現真正的協同效應?又如何讓支付牌照這張"燙手山芋"煥發新生,為文娛生態賦能而非拖累?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儒意系"能否跨越當前的發展瓶頸,真正實現從內容公司到科技賦能型文娛帝國的華麗蛻變。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