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種昂
2025年9月19日,2025魯渝協作促消費首場對接會在濟南拉開帷幕,首場重慶茗茶專場展銷會將在泉城廣場連續舉辦3天時間。按照計劃,中藥材、火鍋食材等系列展銷活動。
2025年中央1號文件部署要求,進一步發揮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社會力量動員等協作幫扶機制在促消費、增就業、興產業方面的重要作用。農業部研究制定了《協作幫扶促消費專項工作方案》,進一步拓展脫貧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為提振鄉村消費、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持。
農產品是促消費的核心領域。山東形成的農業產業化模式聯通了農業與工業、服務業,形成了一二三產之間的相互支撐,最終形成一個個規模龐大的農業龍頭企業、一個個高附加值的農產品知名品牌,奠定了山東作為全國農業第一大省的地位。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二級巡視員潘光國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重慶希望借鑒山東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通過農產品深加工、打造農業品牌,將重慶農產品在全國市場進行推廣。
引入農業產業化模式
“魯渝茶產業全鏈條合作交流迫切需要從關鍵技術攻關、科技平臺共建、產銷平臺對接、品牌聯合推廣、發展經驗交流等方面來全面展開。”針對茶產業發展的現狀,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首席專家鄧敏說道。
重慶市茶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茶園多數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區,晝夜溫差大、日照適中、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該市已建成標準化示范基地50余個,永川秀芽、重慶沱茶、老鷹茶等產品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但重慶茶產業仍舊在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產銷推廣等方面存在短板。
山東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更是茶葉消費大省和北方茶葉集散中心。該省年茶葉消費量超過10萬噸,市場規模超200億元。其中,濟南茶葉市場被譽為“江北第一茶市”,承擔著中國茶業“南茶北銷”的關鍵樞紐功能。
此次,重慶農業產業的各界人士希望能借鑒山東特有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在農業科技、產品深加工、品牌打造等領域實現產業升級。鄧敏表示,在魯渝產業協作中,重慶正借力建設茶產業全鏈條。這其中包括標準茶園建設、連續自動化加工生產線建設、企業營銷渠道建設、區域公用品牌于企業品牌建設等。
事實上,即將展開魯渝中藥材產業的協作活動,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一位在重慶農委掛職的山東干部在《重慶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總結道,重慶中藥材產業存在“農戶盲目跟風種植現象較為普遍”“良種繁育及推廣應用不足”“中藥材加工貯存較為薄弱”的問題,中藥材附加值不高,企業規模總體偏小,產業鏈條不完善,對本地中藥材種植帶動少。
曾幾何時,山東農業也曾遭遇過相同現象。最終,山東憑借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模式——以工業化生產(標準化種植、科技賦能深加工)、品牌化經營(培育出大量龍頭企業、知名品牌以及“好品山東”公共品牌)——最終讓農產品種類一步步增加、附加值一步步提高、銷售范圍一步步擴大。豐收之后,農民不再為銷路與收益擔憂。
比如,一頭金鄉大蒜能變身出大蒜素膠囊、蒜氨酸口服液等105種產品;一個煙臺蘋果就能衍生出蘋果凍干產品、蘋果汁、蘋果醋、蘋果面膜等30余種產品;一顆西紅柿也有著多達110多個品種。
潘光國介紹,山東農業產業化是重慶農業發展學習的方向。此前,重慶曾在蔬菜產業上引入“壽光模式”,通過技術創新、標準化生產和全產業鏈整合,促進農業產業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產業化發展。如今,重慶農業發展需要擴大與山東合作,在更多領域引入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思路。
消費:東西協作新方向
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2025年,正值魯渝協作15周年。雙方協作已向縱深化、全方位發展——從最初的產品互銷,到后來的產業投資,再到如今農業產業化模式的借鑒。而農業產業化則涉及全產業鏈條的升級。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二級巡視員李東方表示,山東急重慶所急、盡山東所能,累計投入財政協作資金53.75億元、實施各類項目2789個,選派202名干部人才、6855名柔性人才赴重慶開展工作。魯渝之間協作成效顯著。
魯渝協作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面鏡子。
從2018年開始,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變革中開始重點打造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產業、新材料產業、現代海洋產業、醫養健康產業、現代高效農業等“十強產業”集群。2023年,重慶提出包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先進材料、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等“33618”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目標。從產業門類上看,二者著力打造的目標產業關聯度、匹配度極高。
數據顯示,2021以來,山東在渝投資項目120個,項目總投資額達600億元,涵蓋汽車、電子信息、生物制藥、先進材料、智能裝備及裝備制造等多個行業。這些既是山東先行發展形成的優勢產業,也是重慶聚力打造的目標產業。
事實上,魯渝產業協作,并不僅僅是山東支持重慶、山東企業投資重慶。近年來,一些重慶企業也走進山東投資,為山東產業發展賦能。比如,2024年一季度,長安新能源汽車投資超21億元的新能源客車及零部件項目。該項目預計2025年投產,可實現年產10000臺新能源客車及30000臺專用車。
如今,當中國從投資拉動進入了消費拉動的時代,魯渝之間也開始在消費領域啟動全面、深化協作。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要求,進一步發揮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社會力量動員等協作幫扶機制在促消費、增就業、興產業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促消費方面,農產品是重點領域。農業部研究制定了《協作幫扶促消費專項工作方案》,進一步拓展脫貧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為提振鄉村消費、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對接會舉行了“2025魯渝協作促消費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為后續深入合作拉開序幕。而消費的產生,不僅在于農業種植生產、工業深加工,更在于市場的開拓、品牌的打造,才能最終形成農業產業化的閉環。
潘光國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本次展銷會正是落實魯渝協作促消費專項行動的具體舉措,旨在搭建一個產銷對接、品牌推廣、文化交流的平臺。按照規劃,此次茗茶只是首場專項行動,雙方將在中藥材、火鍋食材等消費品展開多層次合作,并以山東為平臺向整個北方市場拓展,進而推動重慶農業產業的發展。
現場簽約環節,重慶市茶產業協會與山東省茶文化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茶文化推廣、市場開拓等方面深化合作。

4001102288 歡迎批評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