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紅能源軟實力:供應過剩與需求疲軟雙重擠壓 國際油價持續跌

鄧正紅能源軟實力:供應過剩與需求疲軟雙重擠壓 國際油價持續跌
2025年09月20日 09:00 鄧正紅軟實力

國際油價持續走低,供應過剩與需求疲軟雙重擠壓下,石油軟實力面臨系統性挑戰。歐佩克增產策略稀釋供應端價值,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削弱需求效能,市場正經歷從“供給主導”向“需求主導”的認知轉型。鄧正紅軟實力表示,擔憂供應充足和需求下降,石油軟實力遭遇阻力性前景。周五(9月19日)國際油價走低。截至收盤,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10月期貨結算價每桶跌0.89美元至62.68美元,跌幅1.40%;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11月期貨結算價每桶跌0.76美元至66.68美元,跌幅1.13%。分析認為,石油供應持續保持充沛,且歐佩克正在縮減減產規模,尚未看到對俄羅斯原油出口產生影響。在需求方面,包括美國能源信息署在內的所有能源機構都發出需求減弱的擔憂,這抑制了近期油價大幅上漲的預期。煉油廠對原油的需求將持續下降,煉廠檢修季將進一步降低需求。

鄧正紅軟實力模型揭示,當前國際石油市場正面臨“資源勢能轉化為行為效能”的核心邏輯轉變。周五國際油價走低的現象,本質上是石油軟實力在供應充足與需求下降雙重壓力下的系統性反應。供應端軟實力稀釋,歐佩克增產策略的價值重構。歐佩克聯盟減產規模縮減?,將逐步取消原定執行至2026年底的每日166萬桶減產額度。這種增產策略直接導致石油軟實力因供應端價值稀釋而承壓。非歐佩克聯盟供應增長?,美國、加拿大等非歐佩克產油國供應量持續快速增長,均處于或接近歷史峰值。2025年全球石油日產量預計增加270萬桶至1.058億桶。這種供應格局削弱了傳統產油國的市場控制力。俄羅斯出口韌性?,盡管面臨歐盟制裁,俄羅斯原油出口仍保持穩定,其中39%通過G7相關油輪運輸。這種適應性調整緩解了供應中斷風險。

需求端軟實力弱化,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傳導效應。機構需求預測下調?,國際能源署(IEA)將2025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速下調至68萬桶,較年初預測總計下調35萬桶。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日需求為1.037億桶,增長前景疲軟。主要經濟體表現分化?:新興市場,中國和印度是主要增長點,但增速低于預期;OECD國家,日本日需求同比下降8萬桶,美國、歐洲需求增長有限;工業用油,制造業PMI回升提振柴油消費,但整體經濟效能不足;煉油廠檢修季影響?,進一步降低原油加工需求。

石油軟實力的三重博弈與前景展望。鄧正紅軟實力模型揭示當前市場呈現典型的“勢能-效能”轉化困境。地緣政治溢價與金融預期的角力?,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俄羅斯石油港口與七國集團關稅威脅,曾以每桶7~9美元溢價重塑市場邏輯,但當前供應過剩預期壓制了這種溢價效應。規則制定權爭奪?,G7碳關稅等政策實質是消費國重構貿易規則的軟實力投射,但尚未形成足以改變市場基本面的新規則體系。心理預期主導權轉移?。市場正經歷從“供給主導”向“需求主導”的認知轉型,這種預期轉變放大了供應過剩的感知。

未來展望?:在鄧正紅軟實力框架下,石油市場短期波動將持續,直至形成新的平衡。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單純調節產量,而需要重建涵蓋地緣風險、能源變革、金融定價等多維度的新型軟實力生態系統。歐佩克聯盟的增產策略、俄羅斯的出口韌性以及全球需求疲軟,共同構成了當前石油軟實力的阻力性前景。

【人物簡介】鄧正紅,中國軟實力之父,創立鄧正紅軟實力思想和智庫,建立規則先于物質的軟實力理論、軟實力宇宙哲學、宇宙軟實力公式、規則熵公式、時空導數為效能核心的勢能轉化方程(鄧正紅方程)、軟實力函數、軟實力指數工具、軟實力油價分析模型、商業模式效度齒輪結構和基于價值創新的科學-技術-產業三椎體模型,開創能源軟實力、低碳軟實力和產業軟實力,第一個對軟實力系統量化與價值評價,擁有基于企業、城市、國家之軟實力指數與軟實力價值評估計算一整套自主知識產權,獨家發布企業(世界軟實力500強、中國上市公司軟實力100強、央企軟實力排名)、城市(中國內地城市和地區軟實力排序、中國國家高新區軟實力排序)和國家(全球軟實力100強)三大軟實力排行榜,國家電網《企業軟實力叢書(核心價值、核心模式、核心實力)》總策劃及撰稿人。提前18個月精準預言2020年3月國際油價暴跌,參與國家能源局頁巖油發展研究,為形成符合我國特色的頁巖油發展思路提供了有益參考。出版《頁巖戰略:美聯儲在行動》《頁巖戰略Ⅱ:非常規變革》《頁巖戰略Ⅲ國家石油(突圍低油價困局、減產聯盟在行動、產油國地緣風險、原油史詩級崩盤)》《軟實力:中國企業的破局之道》《巧實力:競爭環境下的聰明策略》《再造美國:美國核心利益產業的秘密重塑與軟性擴張》《大國互聯:上市與較量》《低碳創新:綠色潮流下的獲利方法》《綠公司:低碳商機操作指南》等著作。

財經自媒體聯盟更多自媒體作者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